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27)
期刊(771)
学位论文(171)
图书(74)
视频(34)
会议论文(24)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27)
期刊 (771)
学位论文 (171)
图书 (74)
视频 (34)
会议论文 (24)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35)
2014(1040)
2013(345)
2012(319)
2011(296)
2010(247)
2008(122)
2007(55)
2006(38)
200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9)
福建乡土(7)
炎黄纵横(5)
大众文艺(5)
中外建筑(3)
住区(3)
中文信息(行游数码)(2)
教育文化论坛(1)
连城县印刷厂(1)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永定土楼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
作者:田夏  期号:第12期 来源:情感读本·文明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游历的第一站,这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湖坑镇新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小村庄。刚刚下完一场大雨,雨后的田野格外清新。一条小溪在衍香楼前潺潺流过,几只小黄狗在溪边嬉戏,一切都显得安详而宁静
故乡
作者:叶明镜  期号:第9期 来源: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新建。河对面的农耕地就成了最佳的选址。耕地历来是村民最重要的生存资源,而在村民心目中的分量近些年正在悄悄地减轻,多数村民只耕种离不远的良田,那些偏远的山坑田已丢荒。自从国家实施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后,村民对种地产粮已不太看重,只满足够吃够用,不少村民在耕地上建房也不足为奇了。
历史事件就是命运
作者:Gina  期号:第8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她作为嘉宾出席哈尔滨书市上《萧红印象》的新书发表会,身穿改良式旗袍搭配牛仔裤,在台上娓娓道来自己在台湾阅读萧红作品的经验。也就在那天,我看到了她的《太平轮一九四九》大陆增订版。 从2000年起意寻找太平轮的故事,到2009年《太平轮一九四九》繁体版出版,这本书她可说准备了近十年,而书中的人物,却等了它六十年。 苗栗乡下的上海生活 张典婉成长于台湾苗栗头份客家村,自她懂事后的记忆里,家里的生活就是上海式的:每天早餐吃蛋和面包,下午茶吃蛋糕;即使再困顿,家中少不了红茶、咖啡与奶油,以及妈妈用自家果园里的水果做成的葡萄酱、橘子酱等;妈妈只要出门就都穿旗袍,周六或周日会拉着张典婉的小手去看电影。张典婉的母亲,曾是一位“出门逛先施百货,都有司机提货”的上海富家女,在1948年局势动荡时,与家人坐“太平轮”到台湾,跟着丈夫回苗栗老家定居,学种水果、剪枝、锄草,从此当上客家媳妇。
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在建工程掠影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西部交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路桥梁工程  在建工程  厄瓜多尔  曹娥江  大桥工程  总公司  跨越  广西  主桥  大道 
描述:1449.761米,其中主桥长230米。主桥为独塔双索曹娥江袍江大桥曹娥江袍江大桥南起袍江新区越兴路与三江路交叉口,上跨杭甬高速、标准海塘和曹娥江,北至上虞市沥海镇三汇,全长2.2公里,其中主桥
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作者:耿新灵  期号:第8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幸福剧场,让SOS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钟复光的少女时代(上)
作者:庞国翔  期号:第5期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女  1940年  七七事变  沦陷区  施复亮  南山  孩子 
描述:和丈夫施复亮从沦陷区迁到昆明。1940年初,身怀六甲的钟复光又到重庆,住在离仁沱场不远的南山。8月22日,她的第3个孩子降生,钟复光为他取名光南,含有“光照南山”之意。施光南5岁以前的童年时光很长一段都是在仁沱、南山等地度过的。抗战胜利这年施光南刚5岁,也就是这年的 9月5日,来重庆谈判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曾家岩50号专门接见了妇女界代表王会悟(李达夫人)、钟复光等人。接见前夜,激动的钟复光夜不能寐。42岁的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回忆起22年前住在上海大学向警予的阁楼里与带着孩子的毛泽东、杨开慧夫妇成为邻居的事…… 苦涩辛酸的童年 1903年钟复光出生在江津县仁沱场綦江边一个叫汪家湾的山村。这里多数是来自“湖广”或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移民,但经过一两百年的同化,他们已成为巴渝人家。
朱孟依初定合生系接班人
作者:肖素吟  期号:第13期 来源:时代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和“侨乡”的三个圈层相互认同,这也为朱孟依其后迅速融入了庞大的潮客商帮提供了便利。 令人称奇的是,在留隍镇口铺,朱孟依家族仍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宗族观念。作为朱氏祠堂,倚山临水的笃庆堂颇为宏伟:几千
气象万千:走进深圳博物馆
作者:张源  期号:第5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沿革。 看吧,这里有咸头岭文化遗址出土的历史陶瓷;这里有悠久华夏文明的古代历史和艺术珍品;这里让你梦回客家古镇——大万世居,观澜版画。质朴、古老的客家围龙屋建筑,威严的炮楼,高高的围墙,曲折的长廊,栩栩如生的浮雕,一砖一瓦,一树一木,似乎都在倾诉着深圳的沧桑历史。
自驾客家迁徙路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2期 来源:游遍天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平远五指石风景区、程旼故居、程旼公园,大埔张弼士故居、坪山梯田、泰安楼;永定洪坑客家土楼文化;长汀古城墙、客家母亲园;瑞金叶坪红色旅游区、红色中华沙洲坝红色旅游区,中央革命根据地
抄本客家吉凶書儀“餪女”禮俗研究
作者:韓碧琴  期号:第21期 来源:興大中文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餪女  盥饋  探房  抄本客家吉凶書儀 
描述:》、《家禮帖式集成》、抄本客家吉凶書儀,猶存制,閩粵移民渡海來臺,「餪女」之禮,演嬗而為「舅仔探房」、「邏三朝」,族群錯居雜處,文化融通合成為必然之勢,然禮制演變之脈絡,斑斑可考,文化歷史傳統亦不可率爾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