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3)
学位论文(238)
期刊(184)
视频(49)
会议论文(19)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83)
学位论文 (238)
期刊 (184)
视频 (49)
会议论文 (19)
图书 (5)
按年份分组
2015(49)
2014(337)
2013(65)
2012(82)
2010(105)
2009(46)
2008(41)
2007(20)
2005(8)
2004(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8)
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13)
台语研究(2)
東吳外語學報(2)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1)
中国农村卫生(1)
國文天地(1)
高雄师大学报(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1)
活力(1)
客家諺中對「男女交往」的態度
作者:邱蕙芳  期号:第5期 来源: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諺中對「男女交往」的態度
當代客詩文創作的幾個面向(1988~2007)
作者:李梁淑  期号:第1期 来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語詩  客語散文  客語文學  客家意象  新客家論述 
描述:生命經驗的追溯,確立客家人為台灣主人的新客家論述,並以文學象徵再度詮釋、創新客家精神文化,參與台灣文化之創造。三、客家意象的塑造,客詩文以文學之美形塑客庄生活圖象,有助於客家人文世界的建構;客家
客家电视台新闻华客语词汇对应与转换之探析:试论几个与水利工
作者:陈美蓉  期号:第1期 来源:联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词汇  新语词  对应与转换  音译 
描述:仍難抗衡龐大的力量牽引著客家詞向華詞一音之轉靠攏,亦凸顯客家話對創建新詞之無力。該等不論華、客詞,在各辭書與水利工程實務機關之命名定義,亦出現含義概括模糊之落差。面對新詞,期望在客家本質中追求富含客家特徵的詞彙予以對應轉換;若不可得以音譯,宜放寬心胸接受、學習並推廣,用以永續客家之生命。
江西赣县方言的语法特点
作者:曾良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称代词  构词法  副词  名词后缀  语法特点  汉语方言  语法现象  用法  指示词  普通话 
描述:,使用人口较
《客家源流探奥》序言
作者:陈胜粦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源流探奥》序言
龙岩方言区的客家移民和闽西的双文化
作者:葛文清  期号:第1-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方言  文化  移民  福建省 
描述:龙岩方言区的客家移民和闽西的双文化
「台湾歌曲」之「字调、词句调」(Words)与「曲调、歌调
作者:张清郎  期号:第13期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與「歌唱」產生不可分割的精妙關係。因此在演唱時,除了應注意基本的「發聲法」外,更應在的發音、文字的聲調、韻的平仄、押韻等基礎發聲中之「咬字」詳加研究;更審慎於「字、詞句調」與「歌調」的音韻關
台灣客家童謠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
作者:劉煥雲  期号:第7期 来源:漢學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童謠  傳統唸謠  現代童謠  文化意涵 
描述:童謠中學習豐富之客詞彙,甚至從趣味中認識客家文化,童謠帶動了客家話與客家文化的傳承;兒童從小學習唸誦客家童謠,不僅有助於學會正確之客咬字與發音,亦能夠從遊戲中認識客家文化之美。現今台灣傳統
結構化的客家教材以康軒版客家第一冊為例
作者:徐賢德  期号:第3期 来源:市師社教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語教材  詮釋結構模式  結構化教學  學習地圖 
描述:冊為範圍,將教材予以結構化的研究,並以電腦軟體程式輔助數學運算過程,重新編排學習項目的順序與學習路徑(Learning path)或學習地圖(Learning map),讓教師本身檢視自己的知識體系,一方面幫助學習者可以快速學習,以減輕教師的負擔,與幫助學習者建立自身的知識體系,達到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減少過去的記誦、強記片段的知識之弊端。
2004两岸青年学生“客家文化寻踪”夏令营闭营仪式营员发言
作者:周建新 夏水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2004年  文化产业  中国  台湾省  夏令营  青年学生 
描述:2名,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营员2名。7月3日,台湾同学经澳门机场抵达珠海,7月4日晚与中大的营员一起乘大巴赴梅州。7月5日上午夏令营在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学术演讲厅举行了简短的开营仪式,拉开了本次夏令营的帷幕。在接下来5天中,全体营员深入到梅州的丙村、松口、兴宁、蕉岭以及福建永定等地进行客家围龙屋、客家宗族、客家经济、客家华侨、客家土楼、客家名人等的全景式考察。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营员们加深了对客家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本次夏令营采取实地参观考察和举办学术讲座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所以这次活动也是一次“发现客家、认识客家”的学术考察活动。7月9日夏令营活动结束。当天晚上8:30—10:30,闭营仪式在梅州市金良宾馆五楼会议室举行。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所所长宋文里教授主持了闭营仪式,宋教授要求每个营员谈谈自己对这次活动的一些感受。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发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