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082)
期刊(4674)
学位论文(878)
图书(371)
视频(160)
会议论文(136)
图片(2)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082)
期刊 (4674)
学位论文 (878)
图书 (371)
视频 (160)
会议论文 (136)
图片 (2)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5(164)
2014(5697)
2013(1019)
2012(1051)
2011(1005)
2009(459)
2008(413)
2006(131)
2004(75)
1997(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86)
人民政坛(13)
嘉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广东党史(2)
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
俪人(教师)(1)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1)
世界汉语教学(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咸宁学院学报(1)
近现代时期客家人的“过蕃”
作者:魏明枢  期号:第4期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近现代  客家人  生产和生活方式  “过蕃” 
描述:客家人的“过番”息息相关
认识客家人(之二)
作者:时刻  期号:第1期 来源:侨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往是客家人住地。
南非华侨华人教育概述
作者:周南京  期号:第3期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侨华人  约翰内斯堡  伊丽莎白  华人社区  中华会馆  华文学校  比勒陀利亚  华侨学校  学生人数  华文教育 
描述: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包括;(1)南非华侨华人多为梅县(客家)人和广府,而且帮派观念较重,在开办华文学校时究竟采用客家话、广州话还是普通话,作为教学媒介,始终成为问题。(2)在20世纪上半期,南非
宁州怀远渊源稽考
作者:赖文峰  期号:第3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怀远人  客家  宁州  《怀远都图册本》 
描述:历史上的“怀远”,即是清朝中叶落籍于赣西北宁州怀远都的客家人。这些从客家大本营迁徙而来的客家“棚民”为了获得落籍当地的“绿卡”,与当地土著乡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政治斗争。乡邦宝贵文献《怀远都图册本》的征得,为怀远都的设立及怀远的客家渊源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翔实的论证材料。
客家人的“过番”习俗
作者:李小燕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过番  原因  方式  华侨  番批 
描述:客家人素有"过番"的传统。旧时,不少客家人或由于生活所迫,或由于政治原因,或由于"土客械斗",通过"亲友介绍"、"水客携带"、"卖猪仔"等方式下南洋,在侨居地辛勤劳作,赚钱后寄"番批"回唐山老家,接济亲人,建设家园,为客家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明清士人塑造程旼形象的意义
作者:刘正刚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程旼  明清  士人  祠庙 
描述:程旼作为客家地区重要的乡贤人物,至少在宋代已引起士人的关注。明清时期,随着王朝对广东地方统治的加强,广东官绅极力通过挖掘与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塑造了程旼公信、正直、儒雅的完美形象,并通过祠庙建设,最终使得程旼成为家喻户晓的地方闻人,士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认识客家人
作者:丘岳  期号:第12期 来源:侨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民系  客家精神  汉族  中原地区  迁徙  汉民族  文化特征  社会进步  风俗 
描述:这些外来移民自称是"客户"、"客家"、"客家人"。众所周知,汉族各大民系,几乎都是
抢救濒危语言的一种新途径:从《惠州方言》的编写模式谈起
作者:刘若云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濒危语言  编写模式  粤方言  惠州市  抢救  语言问题  惠州话  客家方言  语言学家  方言词典 
描述:一、抢救濒危语言问题的提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际上就提出了濒危语言问题。世界上曾经有过7000至8000种彼此明显不同的语言,然而至今已有超过750种灭绝,还有许多语言也只有少数的使用者。据联合国资料,除非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在一个世纪之内这些语言中至少有3000种都要灭亡。
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清代时期古语词
作者:王秋珺 温美姬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语词  梅县方言  客家话  古汉语  梅县话  语法特点  清代  历史层次  活化石  时期 
描述:客家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因为古汉语的许多语音特点、词汇表达、语法特点还保留在客家话中。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客家话中留存的古语词的历史层次,本刊撷取梅县话中常用的古语词以飨读者。本期所刊载的是梅县话中留存的清代时期的古语词。1、今日渠屋家个狗走草。(今天他家的
梅县方言古语词撷萃之隋唐五代时期古语词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隋唐五代时期  古语词  梅县方言  客家话  语音特点  词汇表达  语法特点  历史层次 
描述:客家话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这是因为吉汉语的许多语音特点、词汇表达、语法特点还保留在客家话中。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客家话中留存的吉语词的历史层次,本刊撷取梅县话中常用的古语词以飨读者。本期所刊载的是梅县话中留存的隋唐五代时期的古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