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的客家观及其实践
-
作者:曹春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毛泽东 实践 历史与现实 空穴来风 原由
-
描述:毛泽东对客家人(即毛氏所谓“客籍”)的关注及其客家观的形成,并非空穴来风,亦非刻意为之,而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原由,也就有迹可循。
-
宋明理学影响下客家妇女生活的演变
-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客家地区 传播 妇女生活 演变
-
描述:封建纲常与客家地区贫穷落后的现实相结合的产物。表现在劳作与家庭地位上,是客家妇女除了担负持家务主中馈之责外,还承担田园劳动、运输服务、经商负贩等多种经济活动。其在家中和社会上的地位则因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角色转换而有不同的变化。
-
廖富翔:方寸金石,缘在印中
-
作者:张淳
期号:第7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篆刻艺术 澳门 珠海 金石 刘禹锡 书画作品 书法艺术 现实生活 创始人 铁笔
-
描述:廖富翔,一位客家汉子,一名篆刻艺人,一个把篆刻当作女人般痴迷的人,一个浪漫之城(珠海)印社的创始人,一个向往艺术的人。廖富翔有一个知名的篆刻作品,就是他花了八天雕刻而成的刘禹锡《陋室铭》全文,廖富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人如其印。记者看到,在廖家不大的寓
-
客家传统服饰文化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服饰文化 客家文化 日常生活 艺术活动 艺术情趣 审美特征 现实生活 历史文化
-
描述:服饰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原态而存在;服饰也是人们艺术活动的方式之一,它处处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情趣,服饰的本质和特征也不能脱离艺术而存在。客家服饰文化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将充分反映客家人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
-
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作者:李隆秀 李世文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传统美德
-
描述:本文从广义上对客家文化进行了界定 ,认为客家人在其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与美德 ,这就是客家人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当前研究客家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习惯法的分类及价值判断思考
-
作者:谢乃煌
期号:第7期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习惯法 价值 公权力 作用 人权
-
描述:习惯法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尚存较大争议.对习惯法宜作宽泛定义,基于此可从七种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公权力作用于习惯法是客观现实;关于习惯法的价值判断标准,“世界人权宪章”(一宣言两公约)统领下的人权公约,庶几可作参照.
-
仪式认同与民俗展演:兴宁客家花灯文化研究
-
作者: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仪式过程 客家人 文化研究 花灯 展演 民俗 工艺流程 人的现实
-
描述:兴宁客家人普遍流行每年元宵节前后“赏灯”的习俗,笔者通过分析兴宁水口镇几个村落客家宗祠“响丁”的习俗,利用田野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记录花灯的制作工艺流程、民间艺人的现实状况、“请灯”、“上灯”及“暖灯”等环节的仪式过程。
-
从功能论视角浅析仪陇客家婚礼习俗
-
作者:岳冬冬 金飞宏
期号:第5期
来源:西江月(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功能论 仪陇 客家婚俗
-
描述:仪陇客家一系位于四川东北南充仪陇县。虽然很多习俗已经汉化,但在现实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婚礼习俗是人生喜事之一,笔者从功能论视角对仪陇客家婚俗进行分析。
-
女人
-
作者:吴克敬
期号:第5期
来源:延河文学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麻子 花儿 客家 旗袍 灯笼 堡子 男人 开学典礼 工作队 眼睛
-
描述:溅血旗袍自然了,麻子太太回老家那日穿的是一身旗袍。乡亲开始不晓得穿在麻子太太身上的衣裳叫旗袍,一街两行的人,张嘴瞪眼睛地看着娉娉婷婷一路走来的麻子太太,忘记了问候和说话。
-
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多维解析
-
作者:唐金培
期号:第5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不卖祖宗言 由来 多维解析
-
描述:客家精神及客家文化的传承创新都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