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53)
期刊(3617)
学位论文(1060)
图书(780)
视频(212)
会议论文(211)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53)
期刊 (3617)
学位论文 (1060)
图书 (780)
视频 (212)
会议论文 (211)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16)
2014(4941)
2013(966)
2012(1030)
2011(1003)
2010(820)
2009(452)
2008(436)
2007(236)
2006(130)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38)
闽西日报(641)
音乐时空(8)
广播与电视(6)
艺术探索(3)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设计学报(1)
桂海论丛(1)
俏花灯里面的学问
作者:姜堰  期号:第6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宵节  俏花灯  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 
描述: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一些道法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独特的习俗。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非常热闹,夜夜笙歌,通宵达旦,赏灯逐渐发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唐朝时,因四海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玄宗时,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後三夜取消宵禁,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后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志。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弱,但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中国人元宵节迎花灯的习俗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全国各地种类繁多,灯式不一,各有流行。台湾花灯,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流行的种类有走马灯、骰子灯、圆灯、关刀灯等。由于闽南语“灯”与“丁”同音,故一般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旺盛的佳兆。台湾习俗中,妇女在元宵节穿梭于灯下,祈求来年得子(男)、添丁;在台湾北部桃竹苗客家庄里,男丁从农历正月十一日起到家庙挂灯,称为“起灯”;谐音“起丁”,为新生男丁入族的仪式之一,含义深远流长。 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它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而成的综合工艺品,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 花灯的制作 花灯的制作历史悠久,随著时代的变迁,在材质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变化。纸、竹、绸缎、木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塑胶、玻璃纸、压克力等则是现代的材料。其实只要能透光,花灯的制作材料并没有限定,连水果、废弃纸盒、铝罐都可以做材料,所以花灯的变化有无限的想像空间。一盏盏的灯除了像是黑夜里的小萤火虫,不同的造型也诉说着提灯人在新年的愿望。可爱的小叮当和温馨的维尼熊等是现代文化的新造型,而传统的十二生肖则配合年节作替换,不断出现许多现代人较喜爱的新造型,足可荣登花灯造型的排行冠军,得到人们的喜爱。(编辑 刘旖)
朱立伦:人生就像一场棒球比赛
作者:李晶龙  期号:第5期 来源:世纪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7日,朱立伦以102万的高票打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成功当选新北市长,贵为台湾“五都”首长之一。这一年,他49岁。 身高1米82的朱立伦形象清新,爱说笑话,也爱笑,嘴角一弯便露出两个讨喜的小梨涡;他
台湾大学生的语言意识
作者:陈丽君  期号:第2期 来源:台语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意识  语言能力  语言活力  表徵性功能 
描述:%。這個結果印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teh判斷「語言活力kap瀕絕度」ê標準。只有社群成員才會當決定欲復興、維持kap強自己ê語言,kan-na制度上ê支持,恐怕效果有限。
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作者:耿新灵  期号:第8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部就在这座大厦的20层,随处可见的企业标志、企业文化标语占据了办公区最显眼的位置。负责集团资金和人事管理、经常与钱和人打交道的正荣集团董事、副总裁黄仙枝面对《环球慈善》杂志记者的采访,却发出做公益花钱比做企业挣钱更难的感慨。 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与相关机构共建培田客家社区大学,为平民敞开教育的大门;捐资福建的山区小学;与江西省红十字会联合发起“正荣助学传递幸福”助学行动,让受助者成为助人者;举办幸福剧场,让SOS村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万科试水“公共租赁住宅”
作者:崔靖芳  期号:第18期 来源:民生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货店、洗衣中心等,一应俱全。虽然每一户都十分袖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厕所、客厅一样不少,而且采光通风良好。 万汇楼最小的一室一厅租金350元/月,普通公寓都是35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约450元/月,相当于周边城中村的租金价格。 “万科土楼”所提供的低廉租金、良好环境以及倡导的社区“自治”的新客家文化,吸引了众多“南漂一族”。 全新的尝试 “万科土楼”在2006年建设之初,即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万科的初衷是模仿福建客家的围屋结构,盖一栋楼,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租赁给中低收入人群,成为民间“公租房”的提供者。 业界人士称万汇楼为廉租房项目,但万科认为,将“万科土楼”定义为廉租房并不合适。 廉租房是针对城市最低收入群体,租金需符合政府标准,而万汇楼的定位和租金水平,都区别于政府的公建项目。
农村高中客家山歌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作者:陈杰  期号:第12期 来源:师道(教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方式  客家山歌  农村高中  进课堂  教学有效性  音乐实践活动  发展性评价  课题研究 
描述: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客家山歌是一种民间歌谣,它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文学,是客家人生活调节的重要部分,它的由来是村民在拓荒、垦植的山间劳动中,把挑担、砍树、撑船劳动时有节奏的呼吸哼出曲调,把与远山或河对岸的人高声交谈变成歌声,并形成了一定音律和节奏的独特音乐。基于此,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客家山歌的起源、发展、历史、传统、音律、特点等知识,不同种类的唱法、唱功等技巧。当然,目标确定要立足增城,增城客家山歌常用的调子有:春牛调、过山拉、打画眉、五句板、莲花板。客家山歌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优雅动听的歌句称得上是艺术珍品。所以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本地区学校客家文化背景,学生实际情况而设定,目标定位准确,是乐意学习根本。
钟复光的少女时代(上)
作者:庞国翔  期号:第5期 来源:老年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少女  1940年  七七事变  沦陷区  施复亮  南山  孩子 
描述:和丈夫施复亮从沦陷区迁到昆明。1940年初,身怀六甲的钟复光又到重庆,住在离仁沱场不远的南山。8月22日,她的第3个孩子降生,钟复光为他取名光南,含有“光照南山”之意。施光南5岁以前的童年时光很长一段都是在仁沱、南山等地度过的。抗战胜利这年施光南刚5岁,也就是这年的 9月5日,来重庆谈判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曾家岩50号专门接见了妇女界代表王会悟(李达夫人)、钟复光等人。接见前夜,激动的钟复光夜不能寐。42岁的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回忆起22年前住在上海大学向警予的阁楼里与带着孩子的毛泽东、杨开慧夫妇成为邻居的事…… 苦涩辛酸的童年 1903年钟复光出生在江津县仁沱场綦江边一个叫汪家湾的山村。这里多数是来自“湖广”或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移民,但经过一两百年的同化,他们已成为巴渝人家。
客家摄影中的黑白世界
作者:张典婉  期号:第4期 来源:书香两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邓南光一直是台湾摄影界传奇,自幼生长在富裕的北埔客家村,到日本学习写真艺术,曾经拍摄过东京街头群像与老上海;在台北开摄相馆时,将镜头伸向台湾庶民身影。他的名言是在拍照前对人要有情感,四十年的摄影生涯留下了六千张底片。他作品中的社会风景,冷静地记录了日据到台湾光复的北埔光阴与台北变迁。 出生于1916年的张阿祥,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于日治时期开业的写真馆摄影师。七十年来他常以苗栗头份为拍摄主题。出生于1928年的刘安明,以三十多年的时间记录美浓,是台湾重要的纪实摄影家,此外还有在竹东开设杂货店的李增昌,及记录美浓客家村成绩最斐然的李秀云。 这些长期深耕故乡、爱好摄影的客籍人士,作风低调,长年拍摄故土乡里的变化,累积质量丰厚的影像史料,为台湾客家村风貌留下最佳的史料与风景。
远去的边城
作者:李伟明  期号:第6期 来源:人生十六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边城  凤凰城  沈从文 
描述:704年),300多年的历史,本来不算太特别,但是,因为文学巨匠沈从文、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等,这个边远的小城就让人瞩目了。 一路上,我在想,闻名遐迩的凤凰城,该是什么模样?清澈的沱江,不时有木船缓缓漂过;江岸,一座座黝黑的吊脚楼,深沉地表达着小城的沧桑岁月。当然,人家的吊脚楼,显得更有历史,有文化,有内涵。恬静的街市,地上铺的应该不是水泥,而是一块块个头不大的鹅卵石,就像赣南随处可见的客家村落。路上的行人,迈着悠然的步子,不会很忙碌,也不会很喧闹…… 在小城边缘的一家沿江旅店安顿下来,我们顾不上张家界爬山时给腿脚留下的严重后遗症,就投入凤凰城的怀抱。 在黑暗中,沿着沱江而上,约几百米之后,就进入了灯火辉煌的世界。
客语及台语与性相关的脏话初探
作者:郑雅怡  期号:第5期 来源:台湾学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脏话    性别  语言行为  论述空间 
描述:學術偏見,以新的研究視野來探討此類普羅百姓的語文化。所有的髒話之中,與性相關的語詞向來被認為禁忌度(taboo loading)最高,不只數量多而發達,還展現鮮明的性別意識。本論文以台語、客語這兩種台灣本土母語中與性相關的髒話語料做為研究對象,把它們視為一個論述空間(discourse),並比較這兩種語言中此類髒話的構成方式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性別觀點。目前初步的研究發現,台語、客語與性相關的髒話當中,許多極為相似,可以互通,同時大多呈顯以男性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不過客語的誇張性、表達性、大膽開放尺度以及意象的豐富程度都超過台語,殺傷力相對也較強。這兩種語言的這些共同點和差異該如何詮釋?與台灣的歷史、社會變遷和福佬、客家這兩個族群的關係可以做何種聯結?這些都是本論文試圖探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