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门匾习俗: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
作者:罗江浇
期号:第11期
来源:文化月刊(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人 习俗 活化石 客家先民 姓氏 生活过程 文化现象 演变 上犹
-
描述:上是由民间姓氏挂“堂匾”和“牌匾”演变而来,从内容上是由南迁的汉民将古代士宦人家挂“阀阅功状”演变而来。“门匾”没有“阀阅”那么庄重,但却比“阀阅”简单、美观、实用。正是这个原因,“门匾”替代了古代士宦人家表示豪门高第的“阀阅功状”,进入了平常百姓家,演变成今天这种相对固定、千家万户喜闻乐见的门匾形式。 它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叙述着一个故事,表达房主的一种理念,并随着家族的繁衍而世代相传。这种现象一直保留延续到今天的上犹城乡,并把它作为客家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 千百年来,这种文化现象在客家聚居地上犹,得以延续和发展,现有80%的居民都保存有客家门匾。上犹客家门匾习俗流传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使用的普及上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一景。
-
李晓东:为环境把脉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缤纷家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玉湖完小的设计师李晓东再次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农村小学化茧成蝶的故事。 平和县下石村的中心有两个圆形土楼中间横跨一条溪水,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李晓东的桥上书屋就在土楼之间。溪水之上,细密的桉树木条包裹住方简式的建筑,下方用钢索悬吊着一座轻盈的折线形钢桥。土黄的颜色与土楼相溶在一起,强烈的方圆对比由此显得柔和而贴切。 从土楼这种独特的集合住宅形式可以读取到客家聚落历史上的宗族中心文化强烈的内向防御性和颠沛流离的往事。这种内向的传统文化积淀给整个村留下了安静的韵味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在其影响下整个下石村村落形成了每户封闭独立的格局。住宅之间的场地往往是泥地,平时难以落脚,整个乡村的社区缺乏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形成精神凝聚力的场所。 所希望小学或许可以为优化这种原发的空间系统带来契机。
-
族群通婚的身份认定与认同问题之研究-以花莲地区原客通婚为例
-
作者:谢若兰 彭尉榕
期号:第1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身份认定 族群认同 族群通婚 双族裔
-
描述:難以鬆動,所以大多數的客家男性在婚後並不願降低自己的族群位階去認同原住民。儘管如此,族群界線的鬆動卻出現在原客雙族裔身上。因為這些雙族裔在初級關係的基礎上,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原住民族群,較可能對原住民族群產生認同。 本研究更發現,原客雙族裔族群身份的變更會連帶地影響認同的「有意識」轉變,尤其是更改為原住民身份者,會較積極地尋回原住民認同,以使自己更符合受惠的族群角色。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原住民族群身份認定辦法,如改從母姓,並非每個原住民族所習慣的傳統,此舉除了等於落入中國式父權制度及思考邏輯外,也等於將族群歸屬與家族繼承混為一談。 因此,官方所制定的族群身份認定辦法,應回到個體的族群認同以及姓氏對於族群的意義層次作思考,族群身份才不至於失去認定的意義。
-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
作者:黄秀政 李昭容 郭佳玲
期号:第18期
来源:兴大历史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客家意识 族谱 汉族
-
描述:,以及過於仰賴族譜的記載等研究態度與方法,則不為吾人完全認同。其客家研究的論點,偶有「見樹不見林」的現象,他對客家的源流及其與漢民族的關係、客家的遷徙與發展,以及客家民系的貢獻等論點,仍有待商榷。
-
南投语言活力消长的调查研究-中生代居民第一语言及最流利语言
-
作者:陈淑娟
期号:第26期
来源:高雄师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一语言 最流利语言 语言活力 南投 语言转移 台湾
-
描述:第一語言是華語的比例。這種現象顯示:華語的活力增強,他語的活力減弱。語族活力理論可用來解釋此一變化。本研究案例說明:華語在「語言的地位」及「制度的支持」這兩個因素,先取得絕對的優勢,而後,各族群的部份中產階級發展成華語族群,華語因此成為最具活力的語言。
-
妇女拜祭者和被拜祭者:香港的一个客家社区
-
作者:罗碧诗
期号:第168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宗族 香港 天后 人类学
-
描述:。關門口村因此而形成的凝聚力促進了村落,宗族和家庭宗教活動的保存和傳播。 這些因素都有利於對比長期以來男女宗教活動之間關係的延續和變化,也有利於對比不同本土廣府社區的宗教活動。婦女的宗教活動過去和現在都存在與各種超自然存在拜祭之中,但被排除在對鬼魂的撫慰活動之外,其祖先給這些鬼魂提供保護。除了一些由男性主持的重大活動之外,女性可以拜祭地方神靈:保護地區的天後,村落的保護神,天神,土地公。婦女也參加春秋祖墳的祭祀活動,儘管這些活動由男性支持;已婚的女性可以拜祭宗祠里的宗族和家族祖先。女性去世之後,她們的靈位如男性一樣,被供放於祖先牌位之中,和其他祖先一樣,高高在神龕之中享受祭品和安詳。這些客家婦女在宗教活動之中的參與性和被包容性可以用來對比大多數廣府地區的宗教活動。
-
海棠生活
-
作者:凸凹
期号:第10期
来源:诗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人对其作品的评论。现居成都龙泉驿。 这是个宽阔的世界。诗歌中的凸凹心游万仞,精骛八极,拓展出一个广大的诗之疆域。从中原到西北,从江南到大漠,从家族记忆到帝王历史,从母语和心中的祖地到纸上的重洋夷域,它不但有纵横无垠的时空、丰富多样的风物景致,同时还有历史与心灵的广袤与幽曲、生命世界的鲜活与丰盈。 ——张清华 声声慢,或我的海棠生活 她的单衣、单恋,真是 单一的色,一个人 的艳?——纯白至纯红,浅红至深红 无数染进去的红,退出来,才能说明 一位红颜 短短一生的天。那是七十年代,我 最初的海棠,是一群撒野的 未长开的苹果脸——搓洗海棠种子 卖给万源农业局,冻红的小手 已懂得生活的艰难。后来,她又是 银幕,一个电影演员 蹿红的筹码、湛蓝的名片。
-
新论摘编
-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文明与宣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比较优势” 道德基础 落后国家 文化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品 竞争力 竞争优势 文化普遍主义 劳动成本
-
描述: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第三个例子。一个移民社会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效率?广东、福建一带住了许多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住在今天的河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北宋、南宋、明清动乱时期,分批南下,聚族迁徙,到了那里就住下,在那蛮荒之地聚族而居。一个土楼住几百户,一个个家族在那里生根,走向全世界。
-
民间大地的浮沉
-
作者:李洪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寂寞欢爱》和《恍惚远行》,既保持了此前向乡土深处掘进的执着姿态,更表现出把握社会变动和历史发展的广阔视野。 小说主要以老中医黄盛萱一家三代人的命运遭际和家族兴衰为主线,以20世纪上半叶赣南客家集镇信泉为中心,描写了不同类型乡村知识分子的悲凉命运,演绎了赣南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抒发了民间大地浮沉的叹惋之情。虽然写的是上世纪前50年赣南乡土的人和事,却贯穿着丰沛的当代精神。在物质现代化滔滔扬扬的当下,李伯勇以乡土回望与叩问的激情,持恒地探寻故乡昨日的“黄花”——民间大地的雄健灵魂。 烽火岁月,老中医黄盛萱以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品行垂范乡里。他治病救人,不分高低贵贱,不辨党派纷争,都一视同仁。信泉遇难时,他挺身而出,扶危解困,斥退兵匪。在日常生活中,黄盛萱恬淡自守,静居小洞,嗜爱幽兰,不攀权贵,常怀自罪自省,义当香首,既受四野乡民爱戴,又得国共高官敬重。
-
食色生活
-
作者:梁雪波
期号:第1期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画报出版社 生活 风味小吃 故乡 家乡 美文 乡情
-
描述:流:“点滴在心的滋味”,是关于诸如一碗蛋炒饭、几粒花生米、一块豆酥糖、一盘豌莱头的亲切记忆,尘封的点滴私藏在这里闪光;“家乡茶”,“家乡酒”,两种特殊的食品,与果腹之外的心绪与情感有更多的关联,总是让人述说不尽……品味林海音,王世襄、陆文夫、汪曾祺、林斤澜、周作人,阿城等人的舌尖记忆,会让人认同这句话——“人都有一种味觉固执,品尝新鲜的愿望是永久的,坚守故乡的味觉是比永久还久。”[本刊编辑部] 《缝熊志》[香港]西西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定价:38.00元 [导读]西西的《缝熊志》是一本极具创意的奇书。西西做的熊,形神俏妙,饱含情意,不是一般常见(西方)泰迪熊的样貌,而是赋入个人的风格巧思,糅合中西方历史与幻想人物类型,缝制系列化主题化(甚至家族化)、又各有生命之独立熊;如“中国古代服饰熊”之西施、王羲之、成吉思汗,及《水浒传》英雄、埃及女王等近七十只,自饰件到造型到神态,潕无逸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