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阳良井杨氏十三家宗族聚落形态及围屋形制衍变分析
-
作者:杨星星 赖瑛
期号:第6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惠阳 客家 聚落 围屋
-
描述:惠阳是广东珠三角地区主要客家聚居地,其中良井镇客家杨氏十三家聚落群便是明末清初之际客家迁入惠阳地区之后逐渐发展而成的。本文基于深入田野调查资料,对该聚落空间组织及层次分布所表达的中国传统礼制社会等级思想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其围屋建筑形制的发展演变特点。
-
惠州龙门县左潭话语音概略
-
作者:严修鸿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门话 粤语 客家话 语音特征 本地话
-
描述:龙门县有两种方言:客家话和本地话,“本地话”的语言性质尚待研究,总的来说与相邻的粤方言和客方言密切相关.左潭镇禾仓村在龙门县城西边18公里处,龙门左潭话虽然具有一部分客家话的特征,但仍保留了一些粤语语音上的重要特点,应该划归粤语.
-
秦汉古城:佗城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
作者:戴春平 廖远兵 杨党校
期号:第6期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佗 佗城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
描述:赵佗南下,给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佗城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佗城,作为一座古老文明而又颇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城镇,关于其经济、资源环境、历史文物、姓氏之谜、旅游业等的现状研究对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座古城颇有意义。研究佗城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保护佗城的资源和更好地发展佗城。
-
谢新村:同心共筑美丽乡村
-
作者:杨香华
期号:第5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村 扶贫开发 休闲公园 江南水乡 乡村 水墨画 人大代表 宁化 资金投入 新农村
-
描述:的差距较大,这一系列的变化离不开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努力推动。2012年宁化县开始实施整村推进立面改造项目,谢新村做好了规划,但村里本就负债,哪里来的资金投入呢?必须动员村民拆除闲置房和附属房,无偿提供土地改造拓宽道路。在镇人大的组织下,代表们主动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的劝说,面对群众
-
客家武术“连城拳”的发展分析
-
作者:李志军 张赐东
期号:第6期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武术 连城拳 旅游文化
-
描述:参与练习。“连城拳”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促使传承者流失;传承方式单一落后;理论支撑体系不完善;动作内容单调,缺乏观赏性;文化生态环境改变,缺乏保护自觉性;保护措施未形成长效机制。为“连城拳”的传承和发扬,促进“连城拳”的发展,提出了政府主导、扩大宣传、与教育和旅游及文化相结合等解决措施。
-
凌风塔
-
作者:黎锴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平远县 八角形 西北方 自下而上 设门 内折 砖塔 檐砖 楼阁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石正镇潭头村,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该塔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高35.5米。塔底层设门,面向西北方,西南两面临河,塔腔为壁内折上式结构,每层均有菱角牙砖与挑檐砖叠涩出檐,各层辟有窗洞,各层面阔与高度,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整体轮廓为角锥
-
无影塔
-
作者:范少伟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大埔 龙岗 沙土 风水 青砖 锥状 小窗 底层 山原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河头口。该塔为五层六面锥状塔,一、二层由沙土夯筑,三至五层为青砖垒砌,其中二、三层各面开有小窗。底层立有"此山原系河头罗族粮山,通乡因为风水在此建峰,日后通乡不得以峰占山,罗族亦不得以山废峰此记。清雍正甲寅秋首事吴砥柱
-
朝元塔
-
作者:罗怀日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传统社会 乾隆 八角 砖塔 大埔 建筑 底层 镶嵌 匾额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口的凤雏岗。该塔为八角沙灰砖塔,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共五层,高约十米,为"一乡之文峰",是传统社会祈求合乡文运之建筑。塔底层大门上方镶嵌一"朝元塔"石匾额,其左边镌有"乾隆己卯春吉时旦",右边则刻有"双山主人何奋庸书"。所书字体苍劲有力、古朴典
-
联珠塔
-
作者:张汉彬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十七年 五华县 葫芦状 坝心 八角 砖塔 塔刹 造型 合资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梓皋坝心村,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由乡人合资兴修,以纪念薛特拔及第。该塔为五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23米。塔刹为呈葫芦状的整石。塔底层每边长为2.1米,塔墙厚为0.8米。塔内二至三层,有花鸟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的砖雕,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各面窗额分别书写"东关"
-
福建土楼之旅:从“四菜一汤”开始
-
作者:宋慧明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贝太厨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土楼 就餐标准 饮食文化 客家米酒
-
描述:从书洋镇到田螺坑的路上,摩托车在山谷中穿行,沿途或是翠竹或是芦柑、柚子等果树,满目都是怡人的新绿。雨后的空气有些湿润,最美妙的是经过有些地方时丝丝缕缕飘进鼻孔的花香,清新恬淡,忍不住贪婪地呼吸。摩的司机告诉我,那是芦柑开花的香味。那一刻,真希望可以把这种空气打包带走。[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