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闽客家乡亲交流访问团”访问龙岩
-
作者:张开龙
期号:第8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交流访问 公司董事 理事长 黄金 顾问 金明 荣誉 台北 和平统一 中国 台湾省
-
描述: ,对龙洞的神奇壮美、对永定土楼丰厚的文化内涵、对客家乡亲的质朴、热情赞叹不已 ,表示今后要更多地组织台湾的年轻人来闽西龙岩、来祖国大陆寻根谒祖、旅游观光 ,增强年轻一代对祖国大陆的感情。“台闽客家乡亲交流访问团”访问龙岩@张开龙
-
海峡西岸觅茶踪
-
作者:吴志远
期号:第4期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最多,又最为人乐道,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事物。 观茶事:被茶滋润的海边之城 我们的行程,先到以鹭岛著称的厦门,再南下漳州到漳浦,随后折回厦门西上永定。 一路上,中国最美的校园厦门大学,隔海观望台湾金门,海滨浴场,海沧大桥、鼓浪屿,福建标志性民居客家土楼,都是必不可少的观光景点
-
结合地方休闲产业共创节庆活动价?之研究:以三义乡客家桐花祭
-
作者:颜建贤 曾宇良
期号:第2期
来源:乡村旅游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节庆活动 价 共创 三义乡 客家桐花祭
-
描述:相关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价?,并重新整合三义乡既有的观光产业资源,进而共创区域整体价?。依据深度访谈的结果得知:除了春节假期之外,桐花祭期间?一年之中游客人数及营业额最高,其所带来之正面效益
-
为了客家人的幸福:赣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纪事
-
作者:黄小平
期号:第11期
来源:时代主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旅游产业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开发 客家人 发展情况 积极推进 文化资源 人大监督 助推 生态资源
-
描述:赣县位于赣江源头,是客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县"的美誉。为响应省委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号召,赣县政府紧紧依托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客家和禅宗文化资源,积极推进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同时,赣县人大常委会也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纳入审议议题,以人大监督助推赣县旅游
-
历史上福建客家地区庭院美景营造问题初探
-
作者:俞如先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庭院 福建 美景 居家环境 历史 资料收集 客家人
-
描述:。有的福建客家人还仿江南园林样式,进行居家营建。许多福建客家人善于把大自然美景搬进庭院,进行庭院妆点,保持庭院与村落周边生态与环境的完整性,在客家聚落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家环境。迄今,学界尚无
-
一种新休闲文化地景的生产:客家桐花祭
-
作者:林秀姿
期号:第18期
来源:城市与设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休闲 文化地景 全球化 象徵资本 客家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认同
-
描述:,将桐树/桐花与客家人作文化类比,挪用部份客家祖验,转化为客家地区与族群的历史文化真实性,创造出生态与梦幻浪漫的独特性,以此特殊区辨标记,吸引资本,塑造文化认同。这生产过程中,许多历史被消音,客家
-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
-
作者:周建新 张勇华
期号:第6期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客家 三僚村 文化生态旅游 乡村生计模式转型
-
描述:介绍了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况,分析了三僚村乡村生计模式转型的原因,认为三僚村个案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时机,将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的理念。
-
广西客家与中原文化——从《诗经》说起
-
作者:彭会资 彭强民
期号:第6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中原情结 创新精神 农业文明 建筑礼乐
-
描述:首次将根在中原的客家人与代表中原文化的<诗经>联系起来,阐明非凡的客家中原情结及其蕴含的创新精神,客家人传承中原农业文明及其向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新走向,客家建筑礼乐中的中原文化因子以及对和的崇尚,从而展示强大的文化力.
-
客家古民居与构建和谐社会
-
作者:毕剑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人聚空间 和谐与生态 和谐社会
-
描述:客家古民居是客家先民在进入赣闽粤三角边区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所创造出的一种民居形式,它处处透着和谐,时时透着生态,是一种和谐的人聚空间,具有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
-
三僚与风水文化
-
作者:罗勇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僚村 风水文化 传承
-
描述:风水的正宗代表.三僚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风水文化遗存,被学者们誉为"风水文化的博物馆".它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僚在风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也为人们深入研究"原生态"的风水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和重要实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