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族与客家的文化互动与融合
-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文化 互动
-
描述:随着壮族与客家交往的增多,两者之间的文化互动越来越普遍,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均相互包容,甚至相互吸收。在壮族与客家杂居地区,两者已经出现了文化上的融合,而且这种融合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壮族的客家化与客家人的壮化同时并存。
-
台湾民俗──语言和民歌文化
-
作者:蔡子民
期号:第9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人 普通话 民歌 生活语言 闽南方言 河洛 民俗文化 诗歌格律 客家话 社会情势
-
描述:了台湾民俗文化。台湾社会生活中的语言台湾占总人口700p的河洛人(闽南民系)以河洛话(闽南方言)为母语;占总人口匕%的客家人(客家民系)以客家话(客家方言)为母语;占总人口2巩的原住民分为9族,使用
-
台湾地区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与场域分析
-
作者:叶锡南 詹惠珍 程玉秀
期号:第1期
来源:Journal of Taiwan Normal Unvi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使用 语言移转 场域分析 母语
-
描述:母语的语言沟通能力与使用情形,同时探讨了此二者与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使用场域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外省族群的国语使用亦纳入分析,以作为比较的参考。
研究发现,国语及母语的语言能力与个人
-
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的语言关系
-
作者:罗聿言 袁丽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互动 壮族 客家 语言关系
-
描述:在壮族与客家族群互动中,由于语言竞争、互补和同盟,形成了双语制、语言转用、语言成分借用的语言关系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族群关系的变化,两个族群的语言关系将出现竞争减弱、互补变化、同盟延续的特点,并最终走向和谐共生。
-
东夷、楚与南越的文化关系
-
作者:刘付靖
期号:第1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夷 楚 南越 文化关系
-
描述:地方语言。在今天粤语的一些词汇、读音以及岭南的民俗之中,可以找到东夷与楚文化的痕迹。
-
客家人的语言生活特点
-
作者:林清书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方言 语言生活
-
描述:客家人的语言生活,包括对客家物质、精神和信仰文化的记录与传播,客家人的语言态度、语言交际、语言习得等内容.客家人的语言生活特点主要是:语言态度上,“不忘祖宗言”,重视传承;语言交际方面,既直白、亲热、热情,又注意委婉、避讳;客家人的语言习得主要依靠口头传授村落空间环境下的父系语言系统.
-
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为例
-
作者:曾少聪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话 族文化 客家妇女 客家山歌 汉语方言 文化接触 文化互动 语言 中央研究院
-
描述:汉畲文化的接触——以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为例曾少聪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接触频繁,相互影响。在探讨汉畲文化的接触时,已往的学者比较集中地讨论汉文化对畲文化的影响。近年来,也有些学者注意到汉畲文化的互动关系,例如蒋炳钊先生在《试...
-
略论畲族与汉族客家在血统、语言及农耕等方面文化互动的“主客
-
作者:雷阵鸣
期号:第3期
来源:丽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畲族与客家 血统 语言及农耕 文化互动 主客定位
-
描述:家文化优势”“同化”畲族的“强势”效能,有违历实。本文试从这几个方面阐述畲族对客家及其文化特征形成所产生的历史作用,以纠正畲中“混入客”、畲族“说客话”及向来“刀耕火种”诸说的偏颇。
-
略论新世纪客家文化与经济创新
-
作者:伍德凤 王国欣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经济 创新
-
描述:作者力图从典型史料分析中 ,探讨客家文化与经济结缘互动的内在规律性 ;又从总结有特色的文化中 ,寻求再创经济辉煌的闪点或轨迹
-
曾宪梓与儒家文化
-
作者:丁思深 闫恩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儒家 文化
-
描述:曾宪梓与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