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生设计应用於客家桐花商品开发之研究
-
作者:陈启雄 周郁婷
期号:第126期
来源:工业设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仿生设计 客家桐花祭 产品设计 文化创意产业
-
描述:設計可賦予文化商品創新的面貌。本研究以樣本分析法與形態分析法做為研究方法,以客家桐花作為研究對象,透過仿生設計相關設計手法塑造應用,藉以達成研究之目的,提供未來文化產品開發設計的可能性。研究結果發現:1.目前市面
-
客家民俗体育与小学女生运动兴趣的理性思考
-
作者:赖建敏 康辉斌
期号:第11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体育 小学女生 体育兴趣
-
描述: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客家民俗体育的特点以及小学女生体育兴趣归纳总结,把握小学女生的心理特点及小学女生体育兴趣并剖析客家民俗体育特点。依据客家民俗体育特点促进小学女生体育兴趣的提高进行探析,并为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以及为地方和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提供思路与方法。
-
湖南炎陵客家山歌研究初论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湖南炎陵 客家山歌 内容 分类 特点
-
描述:客家山歌被誉为“研究客家文化的活化石”。炎陵客家山歌是一朵特点鲜明的艺术奇葩,全面反映了炎陵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男女爱情以及休闲娱乐等,表达了炎陵客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将对炎陵客家山歌的产生、内容、分类、歌词及音乐特点进行了概括性地论述。
-
赣南客家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
-
作者:周思超
期号:第3期
来源:三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旅游 客家文化 SWOT分析 对策
-
描述:依据文献、网络、报纸等资料,通过SWOT分析法对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进行了优势、弱势、机遇以及威胁四个方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鼓励建立旅游微型企业、完善税收机制、全民营销、全力申遗的可行性建议。
-
客家山歌类型及表现手法分析
-
作者:刘晓飞
期号:第3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类型 表现手法 传承
-
描述: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讲究语言艺术方言化、口语化、生活化和形象化,是客家人生活及精神世界的生动写照,其表现手法形式多样,具有古朴、含蓄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学习、研究和传承,让这优美的民间艺术成为人们喜爱的精神食粮。
-
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分析
-
作者:燕录音
期号:第22期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表现手法 价值分析
-
描述:独具异彩的奇葩异卉。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价值意义的分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并促进客家山歌的进一步发展。
-
梅州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
作者:古广胜
期号:第9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文化产业 SWOT分析
-
描述:梅州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相当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借鉴SWOT矩阵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探讨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用以厘清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具有积极的意义。
-
《飞》协同教学设计
-
作者:王翠菱 周素琼
期号:第3期
来源:小学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飞》 教学设计 协同 儿童文学作品 1949年 成长背景 成长过程 冯辉岳
-
描述:一、文本背景及内容分析 冯辉岳先生,1949年生于台湾桃园县龙潭乡,这是一个朴实的客家村庄。辉岳先生以他一贯的质朴,创作了不少温馨的儿童文学作品。《飞》这篇文章,从“我是只小小鸟”开始,接着以成长背景中的种种回忆,描写出一个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飞翔”的渴望与期待。
-
浅谈从建筑各要素分析西乡老街片区地域性表达手法
-
作者:张成龙 卞翔宇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乡老街 地域性 岭南建筑
-
描述:宝安区西乡街道地处珠江东岸,临近广州,从地域文化角度来讲属广府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区域(注:广府、客家、潮汕为广东三大民系),西乡境内黄麻布、九围古村硬片区内的王大中丞祠等历史古迹也印证这一特点。本文从适应地域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色彩、装饰手法等方面研究西乡老街地域人文性的表达方式。
-
江西客家火龙节民俗体育活动探析
-
作者:熊锦平 刘子强 李英
期号:第1期
来源:湖北体育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客家 火龙节 民俗活动 探析
-
描述: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赣南地区客家火龙节民俗活动的民间文化背景、起源、其活动主要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江西客家火龙民俗活动与其民系的迁徙和生存紧密联系,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继而提出了对江西客家火龙节活动保存和传承文化的观点,供大家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