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客家人移民广西陆川的历史考察
-
作者:黄震 王荷珣
期号:第6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客家人 移民 广西陆川 历史考察
-
描述:陆川县位于广西的东南部,全县人口88万多,其中客家人有60多万,他们的先辈大多是从福建闽西等地迁来的,是福建客家人在广西最大的聚居地,其语言、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与闽西等地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依据族谱和一些文献资料考察了福建客家人移民广西陆川的历史。
-
土楼:家园记忆——历史文化名镇湖坑纪行洪坑
-
作者:马卡丹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历史文化名镇 振成楼 客家人 客家文化 行政村 圆楼 后裔 方楼 南溪
-
描述:各式土楼为一体,以种类多,品位商、分布广而在福建土楼中极具代表性。1999年4月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
历史人类学在中国的论争与实践―以华南研究为例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3期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华南研究 宗族
-
描述:研究中心的成立和运作,使华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华南学派”的名称亦逐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熟识。而随着历史人类学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华南学派已经不满足于将目光停留在华南一隅。“超越华南”或“告别华南研究”之所以提出,即在于“希望走出华南,到中国其他地区去,延续他们的问题关怀与方法实验。
-
浅谈汀州客家人对苏维埃革命的历史贡献
-
作者:付进林
期号:第24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州客家人 苏维埃革命 历史贡献
-
描述:中央苏区辖区内主要是客家人的聚集区,客家儿女在苏维埃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央苏区时期,汀州市作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汀州的繁荣离不开汀州客家人的努力。本文试从汀州客家人对苏维埃革命作出的历史贡献这一视角,探究客家人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
被历史忽略的罪恶--对佐藤俊二华南地区细菌战罪行的新探究
-
作者:谭元亨 郑紫苑
期号:第3期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细菌战 佐藤俊二 波字8604部队
-
描述:事实证明:过去日军细菌战的罪行所被揭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以往称中国有100万人死于细菌战也是极为保守的数字.而佐藤俊二身为医学博士和病理学医生,却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残害人类,这无疑也与医学道德背道而驰.因此,鉴于以上事实,佐藤俊二等人理应受到历史和人民的重新审判.
-
江西赣县白鹭古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作者:龚
期号:第5期
来源:城市规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南宁时期,太批迁徙南方的北方江淮移民与当地土著交融形成了一支有独特文化心理和民俗的客家民系.白鹭,就是这个文化意义上相对纯粹的古村落.
-
客家族群“过番”南洋的共同历史记忆:以客家《过番歌》为探讨
-
作者:苏庆华
期号:第1期
来源:海交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过番 过番歌 共同历史记忆
-
描述:中。对时下的新生代来说,这些陈年老事犹如天方夜谭般的不可思议!职是之故,抢救流失中的《过番歌》成为刻不容缓的急务。通过组构《过番歌》的点点滴滴使其"还原"历史面貌和精神,更是我们这一辈人应尽的义务
-
《梅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出台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城市规划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管理办法 保护规划 广东省梅州市 历史文化街区 环境特色 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内容 格局 生态环境
-
描述:广东省梅州市近日印发了《梅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突出客家名城的人文和自然特色。保护的主要内容:(一)自然环境特色: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二)人工环境特色:城池格局、空间形态、传统风貌、民居建筑、商业店
-
客家人:建构的族群身份:评《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
-
作者:李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客家人 族群性 移民 马来西亚 翻译出版 长江流域 岭南地区
-
描述:马来西亚的华裔客家学者梁肇庭教授的遗著《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与族群性:客家人、棚民及其邻居》一书,时隔16年后得以在大陆翻译出版。梁肇庭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分析,力图概括出岭南地区的客家人与长江流域的棚民迁移扩张的整个历史图景。
-
广东客家人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溯源与家族观念考察:以桂东南一
-
作者:项萌 邓敏
期号:第9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集体记忆 客家 广西
-
描述:体现了客家族群在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脉络下的再生和创新的社会文化过程,祖先传说与祭祀仪式为村落社会认同提供了深层基础,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联系和家族观念得到强化,重要的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由此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