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客家文化
-
作者:张瑞瑛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档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继承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移闽、粤、赣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四方的历程中,吸收、融合本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汉文化变异后的南北杂陈、新旧调合的一种新质文化。多元性的客家文化文撑起了华夏一段独特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凸现。
-
“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简报
-
作者:李海冬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客家研究所 民俗文化 比较视野 客家文化研究 简报 学术交流 专家学者
-
描述:2003年12月成功举办“‘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盛举,对于推动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第一段]
-
南社的梅州籍成员与冷圃诗社
-
作者:郭真义
期号:第3期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文学社团 南社 冷圃诗社
-
描述:在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进步文学团体南社中,有大量粤东梅州客家人士.这一特殊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当时在粤东梅州存在的一个革命文学社团--冷圃诗社有密切的关系.冷圃诗社是一个以文学鼓吹与教育灌注为使命的文学社团,它既是南社的一支重要力量,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在南社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第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河源举行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期
来源:炎黄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期间,云集的客属政界、商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及客家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将以情会友,拜祖寻根,共商传承与发展世界客家文化的大计。
-
客家教育与思考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史 客家史
-
描述:客家地区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客家人的教育观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具有鲜明的客家特点,由此决定了客家教育长期兴旺发达的社会原因,及其辉煌的社会效果。客家教育的发展实践,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借鉴。
-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
作者:何星亮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多样性 同一性 中国社科院 中华文化 国家统一 文化凝聚力 文化整体
-
描述: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既要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惟有如此,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多元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本刊转发的中国社科院
-
清流县人大调研客家文化城建设情况
-
作者:王宜峻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主任 客家文化 调研组 清流县 城建 项目建设 情况汇报 产业发展
-
描述:2月19日,清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天赠率调研组调研灵台山客家文化城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许天赠一行听取了客家文化城建设情况汇报,并实地察看了客家文化城的建设进展情况,详细了解建设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研组就加快客家文化城建设提出了要提高认识,把客家文化城建设作为加快清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
香港广东客属社团联合总会
-
作者:杨舒霞 程思琦
期号:第7期
来源:杰出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镇宏,副省长雷于蓝,省政协副主席温兰子以及梅州、惠州、河源、深圳、东莞、韶关等6市党政领导,香港客家乡贤、各友好团体领袖等1500多人出席庆典,共同见证这一客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香港
-
沈钊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创新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南省 副秘书长 美术发展 客家 中国画 厦门市 河南大学 院长 美术家 美术系
-
描述:河南省华侨书画院执行院长河南省美术发展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河南省美协山水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厦门市海峡画院执行院长河南省客家联谊会副会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沈钊昌,福建永定(客家)人,定居于郑州,毕业於河南大学美术系。
-
客家文化在酒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作者:郭非
期号:第30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酒店建筑 客家文化 围龙屋
-
描述:结合梅州鹿湖山五朝大酒店建筑设计规划,充分体现客家地域文化、当地居住文化等各种元素,探索适合梅县并引领各地酒店发展趋向的客家文化建筑形态。在建筑设计上,整体有力地体现了围龙屋的建筑特点,有力地体现了历史五朝的韵味;采取现代的建筑语言与手法勾勒出梅州地域传统建筑的特点,使其具有高识别性且特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