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聯客家文化體驗團遊吉澳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梅州聯會舉辦荔枝窩、吉澳一天遊,體驗客家文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焯羚)香港梅州聯會致力推廣客家文化,日前舉辦荔枝窩及吉澳客家文化體驗團。梅州聯會會長余鵬春,永遠榮譽顧問羅煥昌,永遠榮
-
吉厦:客家居民品大盆菜迎新春
-
作者:刘颖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南都讯2月3日晚上,在龙岗区南湾街道吉厦社区广场,一场2013年春节团圆宴会正在举行,居民们一共坐满了175张圆桌,1000多名吉厦社区原居民聚在一起,不少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
-
第九届吉溪文化节热闹开场客家文化“大餐”醉了乡亲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刘尚丽、通讯员黄福胜报道:日前,横岗街道保安社区吉溪老人活动中心锣鼓喧天、麒麟送瑞、喜气洋洋,第九届吉溪文化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整个活动充满着浓浓的客家风情,为到场的每一位人士奉献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大餐。
“吉溪文化节”是吉溪村民自发创立的节日。对客家文化情有独钟的吉
-
客家师傅现场打糍粑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 记者 杨燕
是哪里的糯米饭这么香?在这香味的源头,8日,记者在闽西中华美食节展位上看到,两位客家师傅正在合作打糍粑。
抡大锤的是上杭人老赖,今年四十多岁的他已经打了十几年的糍粑了,现在他在上杭县城和别人合伙经营着一家糍粑店。“这次,借美食节的机会,我们也来凑凑热闹,让外地的朋友都尝尝客
-
客家打醮的日子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打醮,意为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现在有的乡村演变为“扛菩萨”,这一习俗在客家乡村颇为盛行。菩萨,佛教里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在客家地区一般是指某些神,如五谷仙、妈祖娘娘、弥勒佛、观音娘娘、土地伯公等。而扛菩萨,则是客家人为庆祝丰收或纪念某一神而约定俗成举办的节 日盛事。
在客家山村
-
■文化·走基层长汀着力打造客家文化品牌
-
作者:谢逸溪 黄如飞 陈天长 钟彬彬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元旦期间,在长汀县世界客家母亲缘广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近百名施工人员假日坚守岗位,忙着堆石、砌砖,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一个规模宏大、充满客家文化色彩的广场矗立在秀丽的客家母亲河汀江河畔。这是近年来,该县大力打造客家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
长汀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
-
惠州旅游要打“老乡”牌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平安山游人如织。
游客在龙门大观园温泉尽情戏水。
罗浮山内景点众多。
平安山游泳池一角。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惠州这座融合了山、水、湖、海的城市,散发着历史与现代、人文与红色的气息,成为珠三角一座富有特色的旅游城市。2013年,我市实现全年旅游总收入212.65亿元,比增15
-
旧时客家打醮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一次在上春(春天),称祈福;第二次为秋冬,称还福。芳洋村一年打醮的日期是正月十六日和十一月十六日。因为定
-
昔日客家农村的“打醮”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客家民俗]
昔时,客家地区农村流行延请道士、和尚为主角的“打醮”。这种打醮之俗是旧社会祀神超度的群众性迷信活动,当今已不多见。
打醮之俗,据清末黄香铁编纂的《石窟一征·礼俗》卷四载:“建醮之日,迎鬼王至各村,用僧众铙钹鼓吹,执事前导,村人各以门前设香案供果馔谓之接山大人。鬼王丈六身,须发俱赤色
-
赣县:打造现代农业繁荣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如诗如画的赣县城区
脐橙分级包装生产线
精心护理果树
赣南客家名人公园
硕果盈枝
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一角
□特约记者邱日来记者李美霞文/图
大红的灯笼挂满枝头,五彩的鲜花竞相绽放,“世界橙乡·客家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