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客家打醮的日子

客家打醮的日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1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六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挂接】

【全文】

打醮,意为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现在有的乡村演变为“扛菩萨”,这一习俗在客家乡村颇为盛行。菩萨,佛教里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在客家地区一般是指某些神,如五谷仙、妈祖娘娘、弥勒佛、观音娘娘、土地伯公等。而扛菩萨,则是客家人为庆祝丰收或纪念某一神而约定俗成举办的节

日盛事。

在客家山村,扛菩萨的仪式非常庄重。此前,由轮到当年“做头”的一家负责牵头,组成一支约20人的队伍,分为吹打组、旗牌组、抬扛组、鸣炮组等。扛菩萨时,全班人马身穿统一服装,来到寺里,先是摆上鸡鸭、猪肉、果品、酒等,一番祭祀,仪式过后,请下菩萨,由两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抬着,走出寺门,乐队奏乐,四人举着肃静、威严牌子前面开路。菩萨坐在轿里,悠然自得。扛菩萨的队伍如同古时朝廷命官出巡,浩浩荡荡,沿着村道环绕一圈。一路上吹吹打打,鞭炮齐鸣,煞是热闹,吸引着许多村民驻足观望。最后又抬回寺里,端放神位。至此,整个仪式才算告一段落。

扛菩萨环游村子意为祈祷村子五谷丰登、物阜民丰。扛菩萨的节日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如上杭庐丰乡棉村的二月十二,丰康的三月三、四月初一,茶地大雪的十月初一等。为了扛菩萨这一天,客家人早早就做好准备,酿酒,做米反,买肉。有一首客家童谣是这样唱的:“洋蚁子(蝴蝶)、叶叶飞,阿母做米反女儿归;大米反留等阿姐归,小米反留来逗老弟。”出嫁女儿去了娘家,回家时总要带回米米反,此物寄托着母亲对儿女的关爱和祝福。□周继章

客家打醮的日子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