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39)
期刊(630)
学位论文(96)
图书(65)
视频(17)
会议论文(17)
人物(6)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39)
期刊 (630)
学位论文 (96)
图书 (65)
视频 (17)
会议论文 (17)
人物 (6)
按年份分组
2014(869)
2013(363)
2012(318)
2011(317)
2010(225)
2009(107)
2008(132)
1994(1)
1992(1)
1988(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36)
其它(147)
客家文博(20)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2)
中国食品(1)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
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1)
雅园出版社(1)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1)
培育客家文化产业特色品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兴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利娜 学习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经验,考察陕西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后,我认为必须有效整合各类客家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客家文化产业特色品牌。 一要高度重视、营造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做到抓文化建设像抓经济建设那样,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大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二
赴台客家族谱展序文
作者:黄征辉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族谱,又谓家谱、家乘、祖谱等,乃以志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之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之特异图书。吾国族谱之起源,可远溯先秦。魏晋以降,谱牒之学大盛。至宋,民间修谱之风愈炽。梁启超曾云:“我 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
唱响土楼 唱响客家
作者:赖初源 卢基莹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激情广场的精彩演出  王毅 摄   冒雨观看节目  郑秋生 摄   木偶书法现场献艺  王毅 摄 “漫漫黄土兮,山高路长,诉说着一曲千年惆怅。依依土楼兮,圆圆方方,珍藏起多少客家梦想……”昨日下午,虽然天公不作美,雨时断时续地下着,但《激情广场?情动永定土楼》大型
六胡牌,客家老人最爱
作者:黄超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爱玩的六胡牌。通讯员供图 南都讯 记者黄超在东莞山区片几个镇街的一些客家村落里,经常会看到老人们围成一桌打一种奇怪的扁长纸牌。据村里的干部介绍,大部分的客家老人都喜欢玩这种纸牌,简单说有点像麻将。不过鲜有年轻人对此感兴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每一样都有九张牌,如果三个人打就不用蒙牌
客家社区微博上线求关注
作者:卫学军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东莞第一个基层社区微博“客韵官仓”在新浪微博上线。 微关注 昨日,东莞第一个基层社区微博“客韵官仓”在新浪微博上线。喝上微博头啖汤的是樟木头官仓社区,是东莞的历史名村。负责维护微博的小蔡表示,触博目的是加强社区网络宣传,为将官仓社区打造成“东莞的鼓浪屿”造势,呼吁大家多多关注。 在前
凤凰街上演“青春版”客家山歌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刘静通讯员/田禾)“Hello!对面friend听等来,唱条山歌letyouguess……”这首由年轻人改编的客家山歌,4月28日晚,在天河区凤凰街的“客家山歌唱凤凰”大型演出活动中,让观众耳目一新,客家山歌不再是年迈的大爷、大娘们“一统天下”,而是众多青少年“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场“
台湾学子体验永定“客家娶亲”民俗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7月11日,海峡两岸第九届大学生新闻夏令营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开营。图为营员们在参观柳永纪念馆。邱汝泉 蔡文标 摄 【本报讯】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7月10日,是“海峡西岸2009台胞青年夏令营”开营的第3天。面对神奇的永定客家土楼建筑,亲身参演“客家娶亲”民俗
“客家文化节”昨晚尽显“非遗”魅力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 刘 琼)“创意十二月”重点活动之一第三届“客家文化节”昨晚在宝安区石岩街道办文体中心拉开帷幕。开幕演出的客家山歌剧和客家风情歌舞表演尽显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成就。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张效民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与1000多名市民观看了演出。 本届客家文化节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
港深莞客家麒麟竞舞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深圳特区报讯“麒麟献瑞、祥和凤岗”客家麒麟舞邀请赛28日在侨乡东莞凤岗镇举行。来自香港、深圳、东莞等地的12支客家麒麟队同台竞舞,以传统方式为即将到的来广州亚运助威祈福。 表演现场,来自香港、深圳及东莞凤岗等镇的12支客家麒麟队以双人表演方式,化身彩色麒麟,以寻青、惊青、闻青、试青,采青、吃青、吐
“十月朝,客家糍粑碌碌烧”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坑梓本地的客家人有句俗语:说的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糍粑食用。以前,十月初一恰逢秋收完毕,勤劳的客家人会把新收的糯米打成粉,搓糊蒸熟后,以糯米为皮,加进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做成应节食物——糍粑,以慰劳一家老少,庆贺丰收。 为迎接今年的“十月朝”,日前,由坑梓妇联主办、沙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