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5)
学位论文(50)
期刊(47)
视频(3)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5)
学位论文 (50)
期刊 (47)
视频 (3)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93)
2013(29)
2012(27)
2011(37)
2010(23)
2009(13)
2008(9)
2007(12)
2006(8)
按来源分组
其它(53)
香港文汇报(20)
澳门日报(13)
东江时报(8)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中外建筑(1)
海峡旅游(1)
汽车时代(1)
中州今古(1)
农家书屋(1)
探秘世界文化遗产 ———永定客家土楼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承启楼 初溪土楼 陈军 摄 土楼王子 文/杨广 图/景区提供(署名除外) 永定县,坐落在福建西部,毗邻广东旅游重镇———梅州,距离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仅40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因为拥有中国最多、最大、最古老的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而闻名世界。
香港客屬總會團結在港客家鄉親推動香港內地合作交流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你可知我的足跡,穿越過歲月風雨,黃河與洛水的血脈,澎湃了千秋萬季……」在香港未開埠之前,客家人就已經是這裡最早的原居民之一。一直秉承愛國愛港宗旨的客家兒女,一路見證並親自參與了建國63年、改革開放30多年以及香港回歸15年來祖國和香港取得的偉大成就。在曾憲梓、劉皇發、余國春等40多位客家鄉
客家哭嫁礼俗
作者:谢文娟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迎接新人(客家方言:即将出嫁的闺女叫新人)的大红花轿抬到女方家后,表示新人即将离开自己的亲人和邻居,特别是要离开生她养她宠她的父母,而出嫁踏入男方陌生之地,顿觉亲情惜别,难分难舍。于是母女俩开始放声痛哭,客家人称之为“哭嫁”。 客家哭嫁之俗从宋代开始,凡闺女出嫁,女家一定要大哭一场,有句俗话叫
梅州 客家山歌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2006年,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
客家祠堂淌古韵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一客家古祠堂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
连城客家山歌
作者:罗滔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闽西客家山歌久负盛名。作为古汀州八县之一的连城县,其山歌也颇有特色。 劳动的歌声生活的镜子 连城地处山区,广阔的田野是唱山歌的好场所: 日头一出半山高,郎带斧头妹带刀 。 郎带斧头砍大树,妹带草刀割松毛。 担樵歌唱出了劳动的喜悦,作田歌也有它的浪漫: 歌在上丘妹下丘,两人目角溜对溜。
客家谚语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谚语是一种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的固定语句。客家谚语非常丰富,包括气象、农事、时令等等。谚语生动、精练、质朴,韵味隽永,朗朗上口,易记易传,具有鲜明的方言和地域特色,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因此,谚语又被誉为“语言之花”、“智慧海洋的明珠”。 与雷有关的谚语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无多。雷打冬,十只牛栏九只
也谈客家山歌“二人转”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吕德贤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笔者亲历的一件事。 1965年,是三年困难时期过后经济建设得到全面恢复和好转的一年。1962年开始的“三自一包”政策,给广大农村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至1965年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起三年困难时期,真有天壤之别。农村呈现一派祥和安康、快乐的太平盛世景
客家米酒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 何志溪 又是一年春节将临。客家人的春节是浸在酒里的。客家人爱喝酒,尤其爱喝客家民间自己酿造的糯米酒。在客家看来,客家米酒不仅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酒文化”。世代流传,已近千年。 酒,对于客家各种各样的宴会,不仅是必需品,而且是宴会的代名词。客家办宴席请客,不说
客家亭联趣谈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在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地区,只要有人通过的各山路道口,几乎都建有凉亭。凉亭是客家地区一道古朴的风景。在崇山峻岭中,那耸立的凉亭,为路人避风遮雨,纳凉歇息。凉亭是我国古代建筑之一,它又称路亭,亭中备有茶水,供路人饮用,又称茶亭,亭中写有情趣盎然的楹联,又为凉亭增加一道风景。在素
上页 1 2 3 ... 6 7 8 ... 15 16 17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