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古邑红色紫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落户紫金临江工业园、总投资100亿元、集采购、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东江商贸物流城(华南城)。
御临门温泉———二、三期工程已启动,新增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项目总体投资20亿元,已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国家非物质文文化化遗产--花朝戏
紫金县苏区镇革命遗址——
-
绚丽多彩的赣南客家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围屋里的迎春魏玉敏摄
于都唢呐“公婆吹”特约记者康育生摄
客家文化是客家话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广义来说,是指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
-
河源:千年古邑迎来客家文化盛会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和务实等岭南文化特性,在赵佗时代呈现雏形,并在此后2200多年间,融入客家人的血液,使之成为全球客家人
-
雄冠粤北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学发公祠: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见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
学发公祠,雄冠粤北的中西合璧客家围屋。
墙上的蝙蝠雕刻,寓意福到。
整个建筑内,刻有末代榜眼朱汝珍撰联并书13对石联。
保存完好的学发公祠已成为当地一个旅游景点。
学发公祠位于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筹建于19
-
千年古邑迎来文化盛会 河源举办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紫金花朝戏,是河源特有的地方剧种。
龙川秦代越王井
2222年前,秦始皇30万大军的铁蹄在古龙川大地上踏响,它带来的并不是血腥屠杀,而是“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给当时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古龙川带来高度发达的中原文明,终使“开放、兼容、敢冒、创新、重商
-
回望客家民系千余年迁徙奋斗史《客家史略以历史族谱记载为依据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自西晋永嘉之乱起,北方战乱频繁,加之水、旱、虫、冰冻灾害不断袭来,为求生存,识变从宜,北方汉人被迫不辞关山迢迢向南迁徙。早期南迁汉人,有的沿汉水入湖北或者湖南洞庭湖地区;有的则往安徽、河南、江苏等江淮地区和长江以北地区迁移。
客家先民与原住民和睦相处,最终融为一体
尔后,祸乱、天灾不断扩大加剧,
-
连城客家木偶戏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客家木偶戏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源于清光绪二十四年该县赖源乡人徐象球在乡里创办的“老福星堂”提线木偶戏班,由于不断吸收连城当地方言和连城民间艺术精华,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木偶戏艺术——连城
-
山歌为媒共联乡谊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林琳、通讯员蔡雨珊报道:山歌为媒叙友情、联乡谊,近日,有“龙岗客家山歌王”之称的巫云瑞等山歌爱好者奔赴东莞凤岗,与当地山歌团体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弘扬山歌文化。
在凤岗交流期间,当地的客家山歌团队介绍了发展历史、现状,并对如何更好地把山歌传承下去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要使山歌能唱出
-
“连城是客家的方言宝库!”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方言兼有客、闽方言的特征,33万人口有34种方言,的确是客家方言宝库。”7月20日,在连城县,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结束为期一周连城客家语言调研,陈秀琪副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从7月14日起,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语文硕士班9名硕士生,深入连城北团、塘前、四堡、朋口等8
-
异彩纷呈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添丁炮”喜庆添丁之喜。
客家新娘娶进门。
宁都洛口镇南岭村百姓以竹篙火龙节庆祝秋收。
定南虎形围前瑞狮欢舞。
花开时节祭春神。
新春佳节期间,农民将客家灯彩送进城。
龙南杨村池塘里赛龙舟。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包括历史、姓氏
上页
1
2
3
...
6
7
8
...
38
39
4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