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嘉璐赴台参会 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加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踏上宝岛,有如进家门的感觉。目前两岸尚有不畅之处,但有了开始,何愁未来。”
“客家人的精神,对思考世界明天的政治家是可贵的参考。”
———许嘉璐
本报讯(驻京记者韩福东)昨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式。这是首位退休的国家领导人
-
许嘉璐赴台参会 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加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踏上宝岛,有如进家门的感觉。目前两岸尚有不畅之处,但有了开始,何愁未来。”
“客家人的精神,对思考世界明天的政治家是可贵的参考。”
———许嘉璐
本报讯(驻京记者韩福东)昨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闭幕式。这是首位退休的国家领导人
-
鹤湖新居运营权陷入争夺战
-
作者:陈以怀 陈乐伟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女士称,重新改造后的鹤湖新居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南都记者陈以怀摄
深圳龙岗的鹤湖新居是深圳规模最大的客家围屋群,系省级文保单位,不过到此一访的游客并不多。两年前,它所在的龙岗街道办招标合作单位进行运营。据悉,目前龙岗区政府已经同意立项投入6975万元,对鹤湖新居进行修缮。目前已投入一千多万
-
河源喜办客家人的“奥运会” 汪洋宣布第23届世客会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汪洋等领导同志接见参加“世客会”的客属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南方日报记者王辉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胡键甘超强通讯员/岳宗黄少立)昨晚,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在河源市隆重开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客家乡亲齐聚客家古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宣布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
-
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开幕 朱泽君宣布开幕并为广东客家画院写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朱泽君宣布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开幕。
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开幕式现场。(高讯摄)
本报讯(记者刘遐昶特约记者朱双玲)昨日上午,市委书记朱泽君在平远五子石景区宣布,梅州平远首届桐花节正式开幕。这次活动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广聚八方宾客,劲推“休闲胜地、生态慢城”和“何必舍近求远、休闲请
-
拼席,山村主妇远厨不累 开年了,梅州客家山村便见三五家凑在
-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客人吃得开心满意
架起炉灶,女厨师施展手艺
感受幸福广东
———记者新春走基层
城市人时兴拼车、拼房。农历兔年,在梅州客家山村,拼席宴请成了当地人争相仿效的新时尚———多户人家合伙请来专业厨师做十来二十桌菜宴请亲朋,不但菜式色、香、味俱全,主妇们也落得个轻松,可谓
-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举行6场专题论坛 两岸客家“论道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李莹钟洁华王宗强 刘琪欣刘世锦罗娟娟
昨日下午,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分别举行了“幸福客家”、“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农业合作与发展”、“客家特色旅游”、“客家青年与未来”、“两岸客家文化比较研究”等6场专题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聚首客都梅州,围绕“弘扬客家文化,共建幸福家园”主题,畅
-
为了客家故事再上荧屏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几个主要女演员在拍戏。正中为女一号蒋欣饰演的林盛金。
□何志溪 文/图
根据福建省委巡视组副组长、客家女作家何英原著《抚摸岁月》改编的26集电视连续剧《土楼里的女人》(暂定名,原名《抚摸岁月之客家红》),自开机拍摄以来,工作已近尾声。我有幸被该剧组聘为“民俗顾问”,多次到剧组和拍摄
-
客家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 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发展客家文化产业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新雄(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专家顾问、广东动漫城副总经理):
目前梅州市的动漫产业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动漫专业人才稀缺,动漫市场链条模糊,市场化集群运作尚未出现。梅州的动漫企业也屈指可数,就是汉唐(细哥子细妹子)、盛唐(客客龙)这几家。加上地处山区,交通仍显不便,人才仍在外流,梅州自身的客家文
-
龙南:让客家精神永驻校园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叶伟贤徐丽芸文/图 今年以来,龙南县大力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走出了一条客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者相结合的新路子。 客家元素融入校园文化 走访龙南各中小学校,随处可见客家文化宣传长廊、展览室、标语横幅、黑板报、班牌,还有专门的客家文化课程、课外活动、文艺表演、游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