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陈柳金:客家皈依与文学安怀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谈艺录】 本报记者 朱红娜 人物介绍 陈柳金,1979年生,兴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小小说散见于《飞天》《短篇小说》《百花园》《小说月刊》等,部分作品被《读者》《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选载。作品入选2011、2012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和2012年中国小小说排行
“绑饭”与佐餐、下饭
作者:丘桂贤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俗语正解】 绑饭,意指以菜佐餐、下饭。客家人劝客用餐时,“夹菜绑饭”一语常常挂在嘴边,显示出主人的热情与礼貌。但是,这个“绑饭”的叫法往往使人特别好奇,也颇令人费解,这又有何来历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是要从语言避讳习俗谈起。“夹菜”是劝客用餐的常用语,“夹”在客家话有两种读音,其一为“劫”,另一音
钟肇政:台湾客家文学巨擘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岛闻人] 钟肇政,1925年1月20日出生,台湾小说作家,生于日治时期台湾新竹龙潭庄字九座寮(今桃园县龙潭乡),祖籍五华。早年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战后就读台大中文系,曾任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后任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台湾笔会会长、宝岛客家
余秋雨明天将作客“客家讲坛” 时间:14∶25 地点: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实习记者侯慧妮)明天下午2时25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将作客“客家讲坛”,在梅城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举行《中国人文明素质的提升》文化专题报告会。此次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党校承办,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梅州分公司协办。 余秋雨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曾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院长、上海市写作协会会长,
文化客家:厚德载物,风骨嶙峋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从中原散落至世界各地的客家族群,无论经历怎样的苦困,始终能排除万难和自然和谐共存,古有“逢山必有客”一说。千百年来,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在当地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并没有完全混化于当地,一致保持着源头中原文化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处世价值观念,甚至连他们所讲方言也保留着中原古音。客
“80后”深情唱家乡
作者:林琳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庄近昌老人正在阅读。 庄近昌老人已经83岁了,是位地地道道的“80后”诗歌王。但谁能想到,这位连出6本诗集的诗人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家住坪山的庄近昌笑着说:“我来深圳生活快20年了,对深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深圳的日新月异就是我创作诗歌的无尽源泉。” 不会写的字词就向孙子学习 精神矍铄、
激活客家,重塑客家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李迎春 【李迎春】请问黄教授,您是如何走上客家文学创作道路的?客家这个身份对您的文学研究和创作有什么影响? 【黄发有】我从小就对写作有浓厚兴趣。虽然本科主修经济学,但是在工作多年后,我还是弃商从文
客家语言文化传承?客家语言文化船——沉?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彭钦清 社会语言学家说过:语言透过小孩而不朽,如果一种语言都是大人在使用,这个语言应该去日无多。台湾在2010年做的6岁以上家庭用语调查,汉语及闽南语的都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客语只有百分之六。可见尽管台湾设有专责机构处理客家事务,小学有授课,有客家电视台及广播电台,但客语流失还是严重。不知赣南
许嘉璐昨天下午抵台:除参加两岸客家论坛外,还将会连战、吴伯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据台湾“中央社”21日报道新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语言学家许嘉璐今天下午搭机抵台,随后即参加第三届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综合座谈会,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许嘉璐这一次是应邀来台参加第三届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他下午搭机抵台时说,盼了很久终于来到台湾,感觉很亲切,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并说,语言太受拘束
两岸客家文学同根同种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冷剑波 对话人物简介 古远清教授出生于梅县梅西大坪镇西山村赤岭头,1953年毕业于大坪程风中学,1959年毕业于梅县高级中学,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