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打工妹今成老板娘 “新客家”游小丽来惠20年 自身变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图:20年前初来惠州的游小丽在惠州西湖边留影纪念。 图片由本人提供
左图:小丽想把四川饮食文化在惠阳推广开来。本报记者李芳娟 摄
和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时,游小丽(第一排左一)笑得格外开心。
坐在记者面前的餐馆老板娘游小丽,看不出已近不惑之年。作为一位来惠已20年的“新客家”
-
崇林世居:客家精神历史读本“岭南围龙屋之王”穿越200载岁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图①:崇林世居龙厅入口处悬挂的牌匾。
图②:崇林世居全景。
图③:崇林世居左侧门,两侧石刻对联寓意祈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本报记者姚木森 摄
不身临其境、亲眼目睹这盘龙卧蛟般的客家围龙屋,就无法理解当地人提起崇林世居时的那份骄傲。穿过钢
-
寻乌周田客家围屋古韵犹存 曾为闽赣粤三省通衢要塞 今成江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下田塘湾客家民居。
王松柏老先生向记者讲述寻乌客家古村的天井。
图为寻乌客家古村房屋的门楼朝向非常讲究。
寻乌也有一个周田村,这是记者始料未及的。在惠州,位于惠阳区秋长街
-
走近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报道之五 于都“茶篮灯”:独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谢慧 段观连 记者钟蕾
“十二月倒茶过大江,脚踏船头忙忙走。脚踏船头走忙忙,买了细茶转家乡。十一月倒茶雪花飞,雪花飞飞飘郎衣。郎在路上做官转,妹在家中等郎归……”随着一阵甜美嘹亮的歌声,七八个身穿彩服、腰系彩带、手持纸扇、肩挑茶篮的男女踏着轻快的步伐翩翩舞起。轻松灵动的舞步,伴着二胡、唢呐、锣
-
70岁老人自费研究客家围屋10年来,叶伟生的足迹几乎踏遍了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看见围屋前面的石狗雕像没有?这就是石狗屋,现在这种马蹄型的围屋已经很少见了。”在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叶伟生老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每一处客家围屋的历史
-
让客家古村落成为世界客都的又一标杆 ——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曹利祥为梅州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献计献策。(钟小丰摄)
●本报记者罗娟娟钟小丰
人物简介:曹利祥,男,1956年9月出生,广东大埔人。现任中共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长期从事出版、文艺管理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在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既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
-
黄华华省长再莅临客天下,充分肯定对社会回报大,造就了一个在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记者黄山松)世界客都梅州诞生了全国首创的旅游产业园——客天下,引来众多领导和宾客的关注和赞誉。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日前再次莅临客天下考察,盛赞客天下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将成为客家的金字招牌,对社会回报大、贡献大,下来要好好宣传推介。他在客天下为建设者们讲的一番鼓舞人心的话,增强了
-
史说闽西客家名将刘国轩 △一个与施琅同时代的
-
作者:林焕珍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曾在中央一台每晚黄金时段播放的37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施琅大将军》,作为首播虽已落下帷幕,但它给观众留下的记忆却是深刻、持久的。它以历史剧的形式再次向世界表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在实现统一的复杂斗争中,剧中出现了诸多鲜 活的形象,作
-
中国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文化节隆重开幕 王志珍
-
作者:陈发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开幕式盛况。李永安 摄
文化节开幕仪式启动。王毅 摄
本报讯 昨日,永定县湖坑镇振成楼前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人们沉浸在福建(永定)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欢庆喜悦气氛之中。由龙岩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旅游局主办,永定县人民政府、福建省文物局、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
-
一次探亲游她全家迁来惠州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惠州邻里和谐乐融融。《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在惠州,有一句话深入人心,男女老少能脱口而出: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工作就是惠州人。这句话,正是惠州包容四海精神的体现。这种海纳百川的包容之美,让连续2次被评为 “全国文明城市”的惠州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