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古邑红色紫金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落户紫金临江工业园、总投资100亿元、集采购、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物流城--东江商贸物流城(华南城)。
御临门温泉———二、三期工程已启动,新增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项目总体投资20亿元,已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
国家非物质文文化化遗产--花朝戏
紫金县苏区镇革命遗址——
-
美丽大埔争创客家文化生态示范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美丽的大埔青山碧水彩云飞。林江声 摄
张弼士故居吸引游人纷至沓来。
大埔特色民居海源楼。
“客家水立方”——泰安楼。
陶艺之花。蓝巧 摄
大埔,客家香格里拉。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之誉。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大埔过程中,大埔
-
英德蓢新:客家古村莫雄故里
-
作者:焦莹 范桂典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英德市望埠镇西南面的北江畔,有一条并不起眼的传统小村庄——蓢新。蓢新不显山露水,却有着不简单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青石阶路到瓦窑群,从客家风格的祠堂,到祖籍于此、叱咤北江的革命将领“莫大哥”(莫雄),古老的历史文化,给这个原本平淡的小村披上了神秘外衣。随着岁月的流逝,蓢新人逐渐搬到异地,原本的旧村
-
惠州新客家归属感日益强烈200优秀外来工代表游览我市文化景观
-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外来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参观。 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外来工在惠州科技馆体验心跳击鼓。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外来工在惠州博物馆参观并拍照留念。本报记者王剑桥 摄
11月11日,“了解广东 热爱广东 共建共享幸福广东——— ‘外来工惠州系列游’
-
传承客家文化 ――记永安市客家民间歌舞队
-
作者:裴耀松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永安市客家联谊会牵头组建的客家民间歌舞队,50多名队员中多数为在永安长期定居的闽西客家退休职工、家庭妇女,年龄最大的82岁。几年来,他们自筹资金购买音响、乐器,自制或购道具,排练客家传统节目,长年坚持,自娱自乐。随着影响扩大,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下乡为农民演出,活跃了城乡的文化生活。
-
毛泽东与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将近7年的毛泽东,对客家蒸笼菜和辣炒田螺肉情有独钟。
用蒸笼蒸制菜肴是客家饮食的一大特点。鸡、鸭、鱼、肉可蒸,红薯、芋头可蒸,客家人无菜不蒸。如同川菜的火锅,冬天寒冷之时,众人围坐吃一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蒸菜,的确是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趣。
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部
-
毛泽东与客家美食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一张珍贵的毛泽东(右)早期进餐照。
【名人与美食】
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将近7年的毛泽东,对客家蒸笼菜和辣炒田螺肉情有独钟。
用蒸笼蒸制菜肴是客家饮食的一大特点。鸡、鸭、鱼、肉可蒸,红薯、芋头可蒸,客家人无菜不可蒸。如同川菜的火锅,冬天寒冷之时,众人围坐吃一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蒸菜
-
全面推动客家文化大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梅州市文广新局杨剑忠
[学习考察龙岩先进经验心得体会摘登]
通过近三天在龙岩市的考察学习,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认为,应该全面推动客家文化在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中的作用。
第一、要全力抓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定工作,按照国家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要求,力争年底获得文化部的批准。
-
讲古毛泽东与客家美食
-
作者:赖晨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赖晨
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将近7年的毛泽东,对客家蒸笼菜和辣炒田螺肉情有独钟。
用蒸笼蒸制菜肴是客家饮食的一大特点。鸡、鸭、鱼、肉可蒸,红薯、芋头可蒸,客家人无菜不蒸。如同川菜的火锅,冬天寒冷之时,众人围坐吃一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蒸菜,的确是别有一番风味和情趣。
1929年4月
-
毛泽东为客家美食撰联题名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毛泽东同志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生活了将近7年之久,他对客家蒸笼菜这一客家美食情有独钟。
1929年4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部分队伍,从福建长汀回师赣南兴国县开展革命斗争。转眼到了中秋节,兴国县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