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志》新设《客家志》赣南师范学院承担编纂工作
-
作者:温小兴 刘珊伊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5月2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第二轮《江西省志》编纂工作动员部署大会上,决定新设立《客家志》并确定赣南师范学院承担《客家志》的编纂工作。目前,该校已经启动《客家志》的编纂工作。
据了解,我省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第二轮《江西省志》编纂任务。第二轮《江西省志》将分为两个系列
-
185岁留馀堂挂牌“客家古民居” 为作家张资平故居
-
作者:叶仕欣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留馀堂”远眺。
本报梅州讯 (记者叶仕欣 通讯员李天生摄影报道)昨日上午,距今已有185年历史、地处梅城江北月梅片区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家张资平故居“留馀堂”,举行了梅州市、梅江区两级“客家古民居”及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挂牌庆典。
据了解,留馀堂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建筑面积
-
“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闭幕 我市参加项目受到热捧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为期3天的“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昨日在香港闭幕。参加文化节的领导和嘉宾观赏了“诗文书画——刘斯奋综合艺术展”、“客家风情——刘沅声泥塑作品展”、广东汉乐演奏、香港客家元素展和香港客家社团图片展。
据了解,香港客家文化节是第一次由香港客家社团和部分香港社团发起、组织、主办的文化盛会,主要有
-
西乡山歌集外地人著就 李作棉耗时一年写成《西乡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吕婷)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作棉耗时一年创作的《西乡客家山歌》刚好收笔。已在宝安区西乡居住20多年的李作棉是河源人,1952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山村。他四五岁时开始读唐诗宋词,7岁就能吟诗作对,12岁在《中国少年报》发表作品,被村里人称为“神童”。
李作棉创作的客家山歌全部取
-
粤剧潮剧客家山歌齐聚佛山2011佛山岭南文化艺术节主题文艺
-
作者:张由琼阎锋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LED背景板呈现的溪水悠悠、橹桨摇曳的岭南风光中,中山民歌队带来的咸水歌表演唱《沙田情歌》把观众带入了岭南人依水而居悠然自得的美好遐想之中。昨晚,金秋岭南风——2011佛山岭南文化艺术节主题文艺晚会在岭南天地广场举行,广府文化、潮州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代表性节目齐聚一堂,为佛山人展现了一场
-
劉沅聲泥塑展客家風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嘉賓主持“客家風情劉沅聲泥塑作品展”開幕
嘉賓從作品中領悟客家文化精華
反映客家民 俗之一的作品 “月光光”
劉沅聲泥塑展客家風情
一個盡現客家文化風俗的展覽“客家風情——劉沅聲泥塑作品展”,昨起至本月二十日於金碧文娛活動中心舉行,展出作者耗費多年
-
闽西客家的修谱习俗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修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寻根问祖、理清支系、认祖归宗、定辈正名,是修谱的要旨。族谱,记载着同宗共祖的血缘世系人物及其事迹。它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官、私史书的重要
-
亦有可聞:客家民間的伯公崇拜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廖楚強
客家人對「伯公」或「大伯公」的虔誠敬奉,是所有客家地區的一種普遍的風俗。我記得童年的時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鄉,經常跟隨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顯眼的磚石砌成的小神龕裡燒香膜拜。每一次燒香的時候,祖母口中必唸:「伯公老大,保佑我全家平安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原來這個小神龕,人
-
深圳东国际旅游区,探寻两千载客家文化
-
作者:李丹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600多年的平海古城,展示出深圳东国际旅游区所独具的文化优势。
深圳东古民居。
平海湾全景。
天后宫。
在深东国际旅游区,不仅有因“天赐白沙堤”
-
左边进士第右边石苟屋 惠阳秋长铁门扇村黄竹沥两座大型客家围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石苟屋内的回声长廊。
石苟屋前的石狗。
重点报道我市不同区域的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挖掘和展示惠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惠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砖加瓦。欢迎广大读者提供相关线索。
本期策划:严艺超联系电话:2859280电 邮:ywz@hznews.com
第一次到惠阳区秋长街道办事处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