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山勸化堂與南庄的地方社會
-
作者:范良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能發展為公眾信仰的寺廟。因此,以南庄地方社會的形成、獅山勸化堂的興起及發展歷程,以及獅山勸化堂與地方社會關係為探討因子,除探究寺廟管理人如何讓寺廟與地方相輔相成,地方經濟活動與寺廟間關係,更期望透過
-
台湾鸾堂的经营与发展:以埔里昭平宫育化堂为例
-
作者:何艳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昭平宫育化堂 鸾堂 埔里地 方社会文 人士绅 关帝信仰
-
描述:潮,而這鼓風潮也吹進了內山的埔里盆地。 昭平宮育化堂所處之地,原是中部平埔族初入埔里聚居的區域,自創堂之初,即與周遭聚落有地緣及祖籍的多重關係。就鸞堂系統而言,昭平宮育化堂雖然發展成為中部重要
-
屏東六堆地區客家祠堂匾聯文化內涵研究
-
作者:鄧佳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祠堂 匾聯文化
-
描述:姓氏結合所產生的新堂號,研究者發現十筆有趣的新堂號,而多數的新堂號,仍是因為招贅的關係而產生。至於廳對、門對,則是各個姓氏光榮的人物表徵,各姓氏均以自家引以為傲的人物事典嵌入聯語之中,其中以人物的人品氣
-
日治時期客家地區鸞堂發展:以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為例
-
作者:鄭寶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鸞堂 扶鸞戒煙法 楊福來 嘗會 新竹九芎林飛鳯山代勸堂
-
描述:概況。扶鸞戒煙法傳入後,分別於日治初期在北臺灣及西來庵事件後在中南部掀起二波發展高?,尤其盛行客家地區。北臺灣鸞堂的發展,以新竹為起點,經由宜蘭喚醒堂、新竹九芎林復善堂及代勸堂在此地的奠基後,各自
-
天主教会在客家村落的发展—以芎林圣心堂为例
-
作者:陈美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主教会 客家村落 芎林 改宗
-
描述:,則為研究的結論。研究結果顯示,影響芎林聖心堂教友信仰轉變的主要因素為家庭的影響力、現實生活的壓力、教會本身的拉力、社會人際網絡、親人的追思及對傳統信仰的反省。另研究結果中亦發現客家地區天主教會的發展
-
六堆客家伙房文化之研究-以美和村利氏河南堂为例
-
作者:吴婷蕙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记忆 祭祖 宗族认同 客家伙房
-
描述:與宗族祭祀活動對宗族組織的認同?族譜在伙房人心中所象徵的意義?為了回答上述問題,筆者將從田野現場觀察伙房人的生活並配合口述訪談之方式採集資料,藉此描述美和村利姓伙房演變的過程與宗族凝聚,並嘗試與「族群認同」及「集體記憶」的相關理論進行對話,以凸顯利姓伙房人的宗族認同。本研究發現由於家庭型態改變家庭結構與價值觀也隨著改變,族譜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低,已經漸漸變成各家戶壓箱寶。雖然社會變遷,人際關係受到衝擊,但利姓伙房人不因在外開枝散葉而影響宗族凝聚力,反而藉由年節及清明祭祖活動凝聚伙房人,表現出對宗族組織的認同,並將伙房宗族功能展現。
-
永定土楼群文化生态关系研究
-
作者:刘文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楼 土楼群 厅堂 宗祠 家庭 家族 宗族 节日仪式 文化生态 共生
-
描述:在土楼群中的核心位置,体现了其作为家族之间、宗族范围内的向心性,其中包蕴了从家庭到宗族、从生人到亡者、从现世到过去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在节日仪式中体现的更为充分。实际上,上述转变表现出了建筑空间与节日文化之间的契合与共生关系。第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楼周围出现了大批混凝土小洋楼,这种变化较原来土楼群文化生态而言,则表现出厅堂的复制与宗祠外围建筑密度加大的新格局。虽然厅堂在数量上大大增加了,厅堂原有的绝大部分功能却丧失了;而宗祠不仅数量没有变,围绕其的节日仪式也一如既往地进行着,客家宗族精神却呈现出了一贯的稳定性。相对于土楼群的原有文化生态,新出现的厅堂“扩散”与宗祠“凝聚”,为本文从建筑空间关系与节日仪式之间的联系中,找到了有益的启示。尤其是在土楼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最不能...
-
福建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作者:黄东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装饰艺术 表现形式 培田地区
-
描述:装饰的表现形式。第四章从表现手法、图案纹样、文化内涵、装饰技法四个方面对培田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特色进行归纳。第五章以培田古村落的衍庆堂、官厅、继述堂、济美堂四处实例为基础分析培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
客家祖先崇拜之研究
-
作者:鲁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梅州 客家人 祖先崇拜
-
描述:半圆形的围屋构成一个圆形,中间的三堂与两侧的横屋组成方形,象征古老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理念。围龙屋的三堂雕梁画栋,祖堂宽敞庄严,祖龛金碧辉煌,显示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围龙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