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客家话大埔音声调之声学研究
作者:刘季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大埔客语  声调系统  声调连发  声调环境  音韵学与语音学的分界 
描述:語,而這些人口目前主要分布在台灣的中部三鄉鎮:東勢,石岡及新社。不同的次方言是以不同的聲調系統或是用字來作區辨,然而,在之前文獻中所使用的大埔語的聲調系統多是根據聽覺所標記出來的,而非根據聲學所計
客家坟墓风水信仰探究:以赣南石城大由乡为例
作者:丁凤珠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坟墓风水  地理先生  民俗  信仰  客家  大由 
描述:着独特的墓葬风水文化,阴宅阳宅长期共存于一乡一里。在山腰、山脚,或道路两旁,经常能看到赫赫而立的椅子坟。本文,笔者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以赣南客家乡镇——石城县大由乡为个案进行考察,综合运用民俗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视角,对客家大由的坟墓风水信仰这一民俗事象进行描述和分析,透视出坟墓风水实践中体现的民众思维和行为模式,考察独特的坟墓风水景观——椅子坟的特征及其蕴含的风水意义和民俗内涵,分析坟墓风水信仰对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的功能和意义,以期理解该民俗信仰长期因袭不衰的原因,并对实践风水活动的必要角色——地理先生,这一乡间风水师群体做相关的调查与分析;来考察风水习俗在当代地域社会中的存在方式及其表现形态,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客家社会墓地风水活动所呈现的社会文化意义。全文总共五章,首尾两章分别是本文的绪论和结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写作缘起与研究现状;最后一章则是对全文的归纳。本文的主体部分是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主要是对坟墓风水信仰在大由的展现形态进行描述与分析,尤其阐述、分析了坟墓风水景观——椅子坟的特征,及其体现出的民俗意义和风水内涵。第三章用民俗学的相关视角对大由坟墓风水信仰的盛行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了它在客家乡土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第四章主要是针对沟通人神、风水活动的突出实践者——地理先生的调查,并对地理先生参与墓地风水活动的角色特点进行了分析。
赣闽粤客家围屋的比较研究
作者:黄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系  客家围屋  类型学  防御性  秩序性  可居性 
描述:化相互影响交融,防御性民居不仅存在于客家民系,也存在于其他民系。因此本论文选择赣闽粤三省的围屋作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分析作为基本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三省客家围屋的同异,以期探索围屋的本质上的建筑内涵。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了当前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回顾,明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围屋产生的背景进行了梳理,围屋作为赣闽粤三省共同拥有的一种特殊的民居现象,不仅存在于沿海地区也存在于内陆地区,不仅存在于客家民系也存在于闽海民系、广府民系。背景的梳理对于进行正确的系统研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江西围屋、福建土楼、广东围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对各省围屋的典型例子的统计、地理上的分布、类型学上的分类、建筑性与防御性的矛盾分析等,并归纳总结各省客家围屋的类型学特征和矛盾性特征。基于第三到第五章的系统分析,同时立足于当前的研究成果,笔者在第六章提出对于比较方法上的商榷供学术界参考,并就三省客家围屋的研究进行同异总结及其背后原因的探析。
北区两所社区大学推动客家民俗教学成效之研究
作者:周金水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教学  客家文化  社区大学 
描述:課程的社區大學作為個案研究範圍。研究發現北區兩所社區大學推動民俗教學的學習成效,包括:1.學員主動積極的參與相關的活動;2.學員積極研習客家文化相關課程;3.學員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个客家村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变迁:以连城培田为研究个案
作者:陈华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现代性变迁  闽西  客家村落  培田村落 
描述:该文以闽西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培田——为个案,通过实地考察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培田村落的传统文化,以及在当今社会深刻变革大背景下,其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迁.培田村作为一个客家村落,在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一般乡土村落难以企及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外在地
客家族群的家庭价值观和网络类型之实证研究:族群之组间与组内
作者:冯竹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乡差异  世代  族群  家庭价值观  网络 
描述:卷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族群組間以客家、閩南、外省三族群為分析群組,組內則以世代、父親教育程度、南北區域、城鄉差異等對客家族群進行分析討論。透過實證研究發現(1)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的家庭價值觀相差無
客籍女性支援教师在乡土语言教育中之教学实践经验
作者:林丽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认同  乡土语言  多元文化  客家  女教师 
描述:具有某些特質的一群。過去針對客家女性的職業參與和社會地位的論述仍屬少數。 客籍女性支援教師擔負著客家文化傳承的重任,其性別的議題和族群的因素在語鄉土語言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現今多元
龙川客家方言时间副词研究
作者:刘立恒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川  客家方言  时间副词 
描述:点考察了时间副词“正、先”;最后论文考察了龙川方言时间副词做状语时的句法位置。全文除了引言外,分“龙川方言时间副词的考察和分类”、“龙川方言时间副词的表达功用”、“龙川方言时间副词作状语位置的全方位考察”等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分四节,第一节介绍了龙川县人文地理概况,重点介绍了南部老隆镇、中部车田镇、北部麻布岗镇的人文地理概况;第二节简单回顾了现代汉语和客家方言的时间副词研究,说明系统描写分析客家方言时间副词的重要性;第三节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四节介绍了论文的语料来源及文中将会出现的特殊符号。 第一章“龙川方言时问副词的考察和分类”是本文的基础,严格判断时间副词的标准,从共时的角度,论文对龙川方言时间副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穷尽性调查研究,确定了在龙川方言中时间副...
东莞市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周萍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麒麟舞  文化传承  文化保护 
描述:声有色。这首先取决于清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其次取决于当地较快的经济发展水平,再次取决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种种合力致使清溪客家文化生态呈现了健康的延续性,在文化流变的时空中获得了生存机遇。这种民俗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中继续生存发展的案例,能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以东莞市清溪镇本土民俗舞蹈麒麟舞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走访和资料查阅的方式获得各类素材,系统论述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生成起源、传统模式、特征价值、发展变迁以及传承保护状况,分析了麒麟舞在清溪镇得以较好传承的原因,总结了民俗文化保护的有效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寻可行之路,为区域民俗文化的发展推广提供可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