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饮食传承与族群认同
-
作者:黄鉯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饮食 族群认同 族群边界 传承
-
描述: 但在全球化和飲食消費化的影響之下,現代人幾乎都以外食、異國飲食為主。近年來,客家委員會朝多元化、精緻化的方向深耕,特別在客家飲食方面。整個客家意識的抬頭,或客家論述當中,以族群邊界理論來看,客家菜
-
从「作月子」看闽客族群文化的异同
-
作者:傅孟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月子习俗 闽南族群文化 客家族群文化
-
描述:、外省族群等,卻少有針對族群之別的觀點來深入研究作月子的習俗文化,作月子文化真的能以漢人作月子文化習俗一言以蔽之嗎?研究者想要以閩客族群執行作月子文化與習俗的過程為主,加上族群的特有特質為輔,來清楚
-
贺州客家与瑶族族群关系研究
-
作者:李叶青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贺州 客家 过山瑶 土瑶 族群关系
-
描述:的现状,并论述了民族关系与族群关系的互动。自“族群”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以来,与“民族”一直存在概念之争,因而本文在引言部分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界定,分析了民族关系与族群关系之间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
作者:徐聖筑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外籍配偶 價值觀 刻板印象 閩客 族群意象
-
描述:南籍配偶作為研究對象,希望從他們與夫家家庭的生活互動中,形塑出閩南與客家的族群意象。從意象的定義中發現,價值觀是形成族群意象的基礎之一,也可以說,族群意象的形成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價值判斷上,從這樣
-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
作者:赖一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小说 客家文化认同书写 女性书写 原住民书写 史诗建构
-
描述: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则得到张扬,并发生变异。钟肇政对原住民有深切的认同。在复杂的内在精神机制的自动调节下,钟肇政的最初原住民感性经验转换为浪漫想像,塑造了一系列富有野性的原住民女性形象和英雄形象。钟肇政早期曾为日本文化所蛊惑,把文化自卑化作一种审美趣味,化作爱情传奇。而后其小说文本中日本意识与中国意识曾产生强烈的对抗,其后似乎又出现文化杂糅的现象。《怒涛》则竭力鼓吹殖民现代化和“台独”意识形态。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创作开创者。经过《浊流三部曲》的先期训练,钟肇政推出了大气磅礴的《台湾人三部曲》。这是一部典型的家族小说,作者通过家族史来表现民族精神史,以家族史诗建构民族史诗。但是有些文学史家刻意加以解构,为台独文学史张目,必须引起我们警惕。从创作手法看,钟肇政1950年代的作品采用单一视角的顺叙,后来运用了儿童视角,学会“化身”。《鲁冰花》叙述视角的自然流转,使小说如一幅由散点透视法构成的中国画长卷;1960年代钟肇政小说采用聚焦透视法,深入潜意识层以表现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流;1970年代后的小说,则采用时空的重叠交错,营造唯美的意境。
-
客话音韵论
-
作者:项梦冰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话 比较研究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方言地理学
-
描述: 非官话东南方言 南方型(吴、闽、客、粤) ——南部方言 本文讨论的对象客家话属于南部方言的一种,其音韵特征为:(1)底层调位具有阳上调(包含部分古
-
闽西客语纵横论
-
作者:蓝小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 客语
-
描述:; 价值。语言是历史的产物,客方言是因民族的迁徒而形成的, 客家迁移的历史及路线,是我们认识客方言的性质,分析其演 变的一个参考。客家由北至南的迁移有两次:第一次在东晋永 嘉之乱,多数尚未南渡;第二次唐末黄巢起义时,到达赣南 闽西,他们既然有从山西、河南、安徽入赣闽的,亦有从甘肃南 部经湖北。湖南到达赣闽的。最应该注意的是第二次迁移。客家 到达闽赣山区,客方言即在此经数百年而形成。闽西是客家到 达南方后的新居地,相对粤客、四川和台湾等客语来说,闽西 是客语的本土,它在客方言的中心区,内部既保留有极其一致 的共同点,亦有宋元以后几百年演变形成的多种差异。因此, 闽西客语对客方言共时特征和历时演变都能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章将闽西客语的音韵系统与中古音作个比较,分声、 韵、调三部分,列表说明,其中的异同多能一目了然。 第三章分四节阐述客方言语音的特点及演变。第一节分析 声母,共讨论五个问题。l.客语的浊音送气,这是 客语的一个较重要的特点,虽说其他方言亦有此特点,但都不 如客语那么一致,那么有规律。根据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 的考证,根据客先民居地现代的语音事实,本文认为浊音送气 是客家自中原旧地带来的特点,浊音本带有送气的成素,只是 不作为音位而存在,这体现了方言的差异,二次南迁时,浊音 正开始清化,新的特点“送气” 即起来瓦解这类推拉平的作用。 远隔篝的南北方言共有的这个特点不是各归各平等深化出来 的,而是它们过去的基本特点的共同保留。烙、唇音的分化: 从现代客语的比较中推知,客语原本亦无轻唇,唐末至宋轻唇 开始从重唇分化出来,这一变化亦及客先民方言,只是由于 客家的南迁,这一变化显得很不彻底,有些字只有轻唇一读, 有些字有轻重唇两读,也有些字只有重唇一读。3、精庄知章 组的演变:根据闽西客语与智力开发东客语的异同占,本文推测庄组 一直未从精组分化出来,而知章亦不是分两步从端而出,它们 是同时从端分化,暗藏未有过二分的过程,这些都与北方话的演 变不同。湖南、闽西等地客语尚有知章读[t-、t'-],证明了 客家南迁时,舌头音尚未分化。以后的演变是在南方进行的, 分两种演变类型:一是从端组分出的知章与精庄合流(如梅县、 宁化等),一是分出的知章独立一组(如长汀、连城等), 4、 乐喉音的演变:将闽西客语的辅音音位作一些比较可以看出, 客语见系若有腭化的,即与知章倒流,塞擦音至多为两套。若 知章独为一组的,见系腭化归入知章,则尖团分立;若知章与 精庄合流的,见系腭化后则尖畴不分。可见,在舌齿音分化后, 见系才腭化。这腭化又是从擦音开始的,连城话即是一个很好 的证明。5、来母三等在闽西部分客语读作[t-],由临川至 梅县。这一特点时断时续。这应是早期在湖南、江西一带发生 的音变,扩散至部分地区,并未波及整个客语区,因而不是客 语内部一致的特点。 第二节讲座声调。本文先综合了客方言声调的类型,指出 它们的基本共同点和主要差异,最重要的是上声和去声。共同 之处是:①浊上浊去合一,这是在南迁前即已形成的特点,浊 音清化后二者合为一调。②浊上与次浊上都有部分清化后归阴 平,这是共他方言极难找到的,尤其是次浊上声归阴平。③次 浊字部分随浊音。部分随清音演变,这在上声和八声中表现尤 为明显。由共时的比较中可知,声调的演变首先是浊上、虽去 混合,清化后,先为七调:阴平、阳平、上声、阳去、阳去 阴入、阳入。其后,部分方言上,去声再演变,或是阳去归上 声,或是阳去归去声,或是阳去不变,上声与阴去合一。在宋 末客家部分进入粤东后,闽西部分客语又经历了入声消失的演变。 第三节讨论韵母,先讨论阳声韵、阴声韵和入声韵三类。 根据客语共时的比较和近体诗、词的押韵,本文认为在闽西客 语中咸、山、梗三摄应是咸摄先被归并,而臻曾梗深四摄在客 语则是曾梗同音。臻再合八,最后闽西客语又将深摄并入其中, 这样演变的区别看来与元音壬位的高低有关。至于来自上古东 部的江韵,从东部分出后即与宕摄合一,另有个别字一直来从 东部分出,故同通摄。阴声韵的讨论分作两组:①果、效、流摄, ②蟹、假、止、遇摄。由现代客语,闽语和宋代的记录、诗 词用韵,可推知古代歌、豪、着确如《切韵》之分,而后部分 地区歌豪合一,部分地区豪着合一,歌豪合一考戈流合一。对 第二组着重分析蟹摄一等“台、胎”二分,“开盔”合一的现 象以及蟹摄与假、止、遇的关系。入声韵主要讨论[-p、-t、-k] 的演变过程。本节还对《切韵》三等与四等在客语中的一些特 殊反映作了分析说明。 第四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构拟了原始客语的语音系统 这样的系统可以体现与中古音的关系。反映客语的总体面貌, 解释后来的演变。本节还提出了十一条现代客语的特征,其中 “浊音送气”和“全浊、次浊上声部分归阴平” 是它的核心 别外,根据其他特征,可划分客语的次方言。本节以阳声入声 韵尾的多少,知章精庄的分合、八声的有无、见系的腭化与否 为条件、划出了客语的次方言。 第四章主要考释客方言的部分基本语词,它对于正确划定 客方言的区界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考释的语词是在各地互相 对照的基础上确定的,考释多有引证。本节考出的语词有的是 长期以来人们无法认定的,如客语表“挑、担”之义的动词读 [K'ai](长汀语),将各地的读音相对照,再参考其他同音韵 地位的“我”等基本词,本文确认就是古汉语中极常用的“荷”。 这是古语词在客语中的保留。方言举例以长汀为代表。 总之,客方言唐末至宋末经数百年而形成,又经过以后 七、八百年的演变,虽然内部有程度不同。但是,无论它 的语音系统还是词汇系统。都向我们显示。客方言确为汉语的一大方言。 它有着区别于其他方言的特征和演变方式,能给汉语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全文约十二万字。
-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作者:鍾佳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決策權 家務分工 族群婚姻 性別文化
-
描述:係的影響力,但是針對族群婚姻所作的直接探討仍舊十分缺乏。族群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如何影響夫妻性別關係?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族群婚姻中的性別關係,並以互相關聯的結構性觀點來看待變動與多元的婚姻
-
台湾客家意象之实证研究-族群之组间与组内的差异分析
-
作者:陈文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客家意象
-
描述:述。2.驗證比較國內各族群間之行為態度。3.客家族群內部之差異探討。4.分析描繪客家圖像。經研究發現: 一、在金錢行為與態度上:客家族群統計數據介於大陸各省市及閩南族群之間,比較接近閩南族群,與大陸
-
族群产业与网络:以印尼商店为例
-
作者:洪佩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业资源 印尼商店 族群产业 客家
-
描述:否形成所謂的族群產業經濟,印尼商店內部的族群網絡關係為何?最後,從這群客籍印尼華人移居到台灣的因素和適應歷程等,更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所創造屬於自己的「生存方式」,並正視與紀錄下移居到台灣的少數客籍印尼華人的移民歷史與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