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13)
期刊(398)
学位论文(106)
视频(61)
图书(14)
会议论文(4)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13)
期刊 (398)
学位论文 (106)
视频 (61)
图书 (14)
会议论文 (4)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4(530)
2013(162)
2012(204)
2011(162)
2010(166)
2009(72)
2008(76)
2007(34)
2005(4)
2004(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0)
福建乡土(4)
牡丹江大学学报(2)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
开放导报(1)
青春岁月(1)
都市家教(下半月)(1)
艺术时尚(下旬刊)(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创作(1)
台语读本之数位创作研究
作者:王忠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语  教科书  台语读本  数位内容  视觉创作 
描述:

然而母語大多未具有能夠獲得普遍共識的文字,再加上母語的應用與腔調會因為各地區母語使用習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而生活背景、居住環境和習慣用語的特殊性,使得母語雖然是選修課程,卻因為各類母語師資的缺乏,使得多數的學校僅有台語(閩南語)可供選修,各族群的學生並無法在學校的母語課程當中,依自己的需求選擇台灣傳統的原住民語或是客家語進行學習。對於未能擁有台語(閩南語)環境與背景的初學學生而言,台語讀本的閱讀困難程度相較於英語教科書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面對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潮流,除了對於傳統母語文化所展現出的人文關懷之外。數位科技的進步也帶動了新時代的生活型態,動畫電影由傳統的二維動畫進展到以三維立體影像為主的電影型態。網路遊戲以及電腦遊戲也以三維建構的影像畫面所呈現的虛擬實境動畫為主軸。我國政府在這一波數位潮流中,亦投入龐大的資金以提升我國在數位內容方面的水準。而電腦資訊的相關課程也已經加入國民中小學的課程當中。但是在教科書的編排與繪畫部份,卻依舊維持著傳統的編排與繪畫方式。

本研究以台灣本土語言教材當中的《台語讀本》做為視覺創作所探究與實驗的方向。由《台語讀本》的教科書當中,選擇具有台灣傳統意像以及本土文化的傳統唸謠,經由以三維建構的數位內容影像為主的視覺創作研究,讓學生在學習台灣傳統母語時能夠增進了解的程度以及所要學習的母語內容,達到主要的學習目標。更進一步的在潛意識感受到新世紀的數位科技所帶來的視覺新型態,以及數位內容的時代脈動,以達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雙贏的目的。
《岭南逸史》研究
作者:阳林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逸史  山歌  才子佳人小说  评点 
描述: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对《岭南逸史》的版本、作者情况等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述;并结合文本探讨了作者创作意图。第二章考察了《岭南逸史》的材料来源及其编撰的思路与
客家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实践:解析金曲奖入围客语专辑
作者:刘兴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常生活  金曲奖  客家  流行音乐  实践 
描述:過程採用深度訪談法及文本分析法,首先,針對金曲獎2003年(十四屆)設立客語音樂獎項之初至2009年(二十屆)的入圍專輯創作者為訪談對象,並藉由訪談獲取客家流行音樂創作者推薦的文本以作為文本分析之依
钟理和的小说创作与客家民俗文化
作者:钟建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钟理和的小说创作与客家民俗文化
「飘零‧生根‧繁衍」陈芬玲油彩创作及作品解析
作者:陈芬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眷村  透视  灰色调  油彩 
描述:持續進展中的繁衍現象,並將此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依據。藉由文獻資料、田野調查的研究,藝術作品與影片的參照,運用炭精筆、油性粉彩與油畫進行創作研究。二、創作理念出於社會和諧的期待,並以主觀的具象為基礎進行創作。三、學理基礎畫面空間表現以透視學(高空透視、空氣透視、平行透視)、蒙太奇為構圖依據,色彩表現以色彩學理論為依據。四、作品內容形式以文化的角度出發,表現人文景觀,敘述如下:「飄零」-----〈遷徙悲歌〉為對開橫式 〈望天〉與〈思親〉為對開直式。「生根」-----〈眷村院落〉80P直式 〈遠眺將軍村〉、〈眷村巷弄〉、〈眷村的夜晚〉為100F直式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址鳥瞰〉為對開直式 〈眷村小吃街〉為對開橫式「繁衍」----〈繁衍〉為對開橫式五、未來創作展望未來仍要朝人文景觀方向去探尋,可能將朝向自身的客家文化去追索,或是往肖像藝術領域繼續鑽研。而在創作媒材方面,目前仍以單獨運用的方式創作,未來希望能進行混合媒材技法的嘗試。
「戴拾和」家族视觉识别设计创作报告
作者:戴京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戴拾和家族  视觉识别  客家文化 
描述:脈絡,將家族文化與精神內涵透過視覺符碼的轉換,以象徵形式體現出識別與形象,並利用新架構的視覺識別設計,喚起新舊世代宗親家族成員的重視,讓家族成員能深入了解「生於斯、長於斯、祭於斯」的家族文化意涵,增加宗親的認同感,並闡揚客家文化、推廣珍貴的客家文化資產。 由於近年來政府大力推行多元化的族群政策,提升客家文化的創新價值,協助客家保存傳統文化,建設客家庄特有的文化風貌,以上皆需要透過有系統的視覺識別設計與規劃,才能建立出各地區客家庄不同的視覺識別且獨特的文化意涵,達到傳承文化歷史的使命。同時藉由本創作報告亦可提供國內各姓氏家族宗親及相關組織,對各姓氏家族的文化建構視覺傳承基礎資料盡一份心力。關鍵字:戴拾和家族、視覺識別、客家文化
地方特产品牌应用於视觉设计创作之研究
作者:朱盈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特产  品牌  视觉设计创作 
描述:達成:傳達商品訊息、建立品牌認知、刺激消費需求與宣傳地方文化等四項任務。研究結果則顯示:視覺設計在輔助塑造產品的品牌形象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若能建立獨樹一格的地方特產品牌,將有利於產品的市場宣傳及行銷。

「設計」不侷限於商業實用性的功能面向,更是文化及生活的一部份;在消費文化產品中注入設計概念進行品牌推廣,更能彰顯商品的文化附加價值。同時,當消費者了解到設計價值的重要性與存在的意義之後,將更有助於提昇消費者的生活美感。

本研究由分析結果擬定設計策略,以作為視覺設計應用於地方特產品牌之創作基礎,使地方特產之視覺設計更具創意與文化使命
北埔文化创意产业视觉设计规划创作
作者:吴礼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视觉设计  北埔 
描述:相當大的意涵。

「文化創意產業」為「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中的一項,文化產品的價值力在他能誘發符號的共鳴效果,因此文化的可辨性、創意、與符號知識的擁有,便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資產。

本創作以北埔聚落之視覺圖像記號為創作主題表現,以作為北埔文化創意產業之重要依據。收集學理資料進行文獻回顧,以了解當地文化資產、文化產業的發展現況,做更深入的探討,以建立北埔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特色、視覺設計之重要參考。

在創作的方面,以「行政事務」、「產業文化」、「環境文化」為對象設計出一套適用於北埔的視覺形象規劃,將北埔的特色與文化凸顯出來。期許能對當地的產業有所助益,並且傳揚「客家.北埔」文化,豎立地方文化觀光形象。
跨越记忆•散播的种子:台东客家文化图像创作研究
作者:黄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东  客家文化  视觉设计 
描述:的原鄉想像。 文獻探討分為客家文化(研究內涵)、離散研究(創作概念)與符號學(創作方法)三大層面,檢閱歷史文獻與現有理論,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構思創作內容。設計創作部分從文獻中歸納出文化意涵,以臺東客家的稻米文化為主軸進行設計創作,依農耕時令節氣為主題,運用影像照片於整體視覺呈現之規劃,且從花布的平面表現形式延伸出創新的面向來連結花布與客家,體現臺東客家生活的內涵。花布的文化背景與視覺特性適切地表達了客家族群在遷移過程中的離散經驗,一種文化縱向橫向的移動。根據上述文獻歸納結果,以及創作內容,本研究獲得以下幾點結論:一、離散造就了不同於原鄉的客家文化。二、許多深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因沒有妥善保存現已不復見,應妥善保存歷史的記憶。三、臺東客家文化即是稻米文化。四、故鄉的記憶是一種符號,連結的是某種深刻潛藏在意識裡的一種銘記。 在研究創作後體認到保存東部客家文化的重要性,並且應珍惜尊重臺灣這片土地賦予我們的文化多元性。
传统客家爱情民歌之唱片视觉包装研究创作
作者:邱台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民歌  唱片  包装 
描述:將各首歌曲之意境進行探討與設計,將包裝不僅作為包裝商品之用,同時也存在了說故事的角色,向觀者訴說著每首歌曲背後的故事。 本創作首先針對客家民歌進行探討,釐清客家民歌種類與定義,作為創作題材蒐集的標準,並蒐集與探討愛情相關理論與譬喻理論作為後續主題分析時之依據。接著分析當前的客語專輯包裝,探討其視覺表現形式,並確立後續創作之表現媒材。此外,藉由探討相關案例,歸納其表現手法與理念,作為本創作之思考架構。 創作階段,則將主題歌曲進行愛情理論分析,並結合譬喻理論以及樣本分析所得之結果完成歌曲視覺創作,並將成品公開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