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梅州客家民居历史建筑的再利用研究
作者:唐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梅州  客家民居  历史建筑  再利用 
描述:。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2)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分析,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梅州客家民居建筑
龙潭寺客家话语音研究
作者:王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龙潭寺  客家话  成都话  语音  影响  方言岛 
描述::“突变型”和“渐变型”;从音节结构来看,声母受影响最大,韵母次之,声调稍小;龙潭寺客家人的祖先主要来自粤东五华、兴宁等地;方言岛形成需要四个条件:1、较封闭、稳定的社群。2、较强的群体意识。3、语言习惯。4、有较大的方言差异。
客赣方言历史层次研究
作者:刘泽民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赣方言  历史层次  语音演变 
描述:方言点的材料做成了数据库,本文的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对方言材料全面的、穷尽性的比较之上的。本文的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本文是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这个新的理论对汉语两大方言的历史
客家群体线粒体DNA遗传异质性的研究
作者:项延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遗传异质性  线粒体DNA  单倍群 
描述:序和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样本线粒体DNA高变区和编码区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确认每个样本线粒体DNA所属的单倍型类群。结合先前已发表的梅州和长汀客家以及相关群体的遗传数据,通过群体之间的单倍群频率的比对和主成分分析来进行本次的研究探讨。结果:不同区域客家群体的母系遗传结构存在差异,其中梅州和长汀客家的南方谱系单倍群B、M7、R9总和所占比例较高,全部介于57.4至61.9%之间;而南方谱系单倍群总和在河源客家中所占比例最低,仅为52.7%,但河源客家拥有最高比例的A、D、G等北方谱系单倍群。即使对同一地区来源的两个梅州群体样本,在单倍群F、Z、M8a等单倍群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主成分分析图显示河源客家与北方汉族群体和苗族的遗传距离更为接近,而梅州和长汀客家更偏向于于傣族、仫佬族等南方百越起源的群体以及瑶族。结论:通过比对分析四个区域客家群体和其他15个相关群体的母系遗传构成,发现客家作为一个分布如此广泛的群体,虽然共享着一个相同的客家文化,但不同区域客家群体的母系遗传结构存在遗传异质性。本次研究不仅充实了中国汉民族群体mtDNA数据库,也为调查东南亚群体的遗传结构等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岭南传统建筑中窗户的研究
作者:黄湘菡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文化  窗户  层次  舒适  精致 
描述:使用时的通风采光需求,又能防盗防火防潮,保证居民的安全;同时,在整个建筑中,还是一件精美耐看的艺术品[4]。而内墙的窗,比外墙窗的制作更加别致,往往通过窗户的框景方式,形成步移景异的动态壁画效果[5
客家土楼夯土墙体的风雨侵蚀实测研究
作者:陈艳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夯土墙体  风雨侵蚀  侵蚀损伤 
描述:夯土墙体,从而引起夯土墙体的结构损伤,本文主要研究夯土墙在风雨共同作用下的侵蚀实测。本文以福建土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的实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收集土楼的所在地的气象资料,包括风速
中医与西医的就医选择及其医疗成本分析
作者:黄培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西医  医疗成本  就医选择 
描述:用的影響;最後,再使用logit模型,估計不同特性和就醫選擇對於再回診機率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在影響中西醫的就醫選擇因素上,女性、年紀愈輕者、一般地區、北部地區、佛道信仰、學歷較高、所得介於2萬到4
泰华诗歌研究
作者:陈淑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文学  华文文学  诗歌主题 
描述:学。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泰华新文学就已部分本土文化,至50 年代起,随着中国侨民政策的变化,泰华新文学逐步实现完全本土化 转向。80 余年来,大多数泰华作家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及80 年代至今的两个文学发展阶段,泰华文 坛出现过现代主义,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80 年代后的泰华诗歌 语言日益丰富、规范,并从词汇、内涵、风格等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 色。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文化学、美学、 语言学等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论述泰华诗歌的主题,通过对泰华作 家的文化意蕴以及他们的作品的研究一探泰华诗歌的艺术风格。 首先,泰华诗人重故乡、重爱情亲情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讴歌人情美,流露出思乡和文化传承的 感情。其次,泰华诗人是在佛教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与影 响中形成发展的。 第三,谈泰华诗歌中的新词汇与语法的特点、韵律美感,探讨泰 华诗歌反映泰国华人的社会、社会黑暗、下层人民生活。展现泰国华 侨华人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性格和情感思想。
客家土楼风荷载特性及抗风措施研究
作者:徐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土楼  风荷载特性  抗风措施  屋盖结构  数值风洞模型 
描述:加强抗风处理,在台风作用下整体风致破坏。而我国规范没有对土楼这种低矮异型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风性能建议条文。在申遗获得成功之后,客家土楼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从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方面剖析客家土楼,同时对国内外在低矮建筑风致破坏机理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阐述了钝体绕流的基本特性;然后根据已有标准低矮建筑TTU模型实测值与风洞试验值的研究,利用CFD数值模拟进行计算分析,从而验证数值模拟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对数值模拟中的关键参数的设定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客家土楼此类建筑计算域优化取值。 福建土楼有“六群四楼”46座不同形式的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永定客家土楼占“三群两楼”,有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然后根据实地调研分别建立单体圆形土楼振福楼和方形土楼奎聚楼的数值风洞模型,对振福楼和奎聚楼的表面风荷载特性和周围风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屋面的风压分布和流场变化规律,重点讨论在不同工况(屋面坡度和高径比或高宽比变化)下,其对屋盖挑檐风压分布的影响,并优化此类低矮异型建筑的坡度限值和最优尺度;最后对圆形土楼振福楼采取气动抗风措施和相应的构造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屋脊起翘能明显降低客家土楼悬挑屋盖的负压峰值和净风压系数。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客家土楼的保护从结构抗风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类土楼模式的现代建筑抗风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农村体验节庆推广活动如何建构游客地方依附:以2010年新埔
作者:刘贞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依附  新埔  农村节庆  体验 
描述:助台灣農村的經濟發展和永續經營。
本研究有以下四個發現:(1)遊客的功能性需求透過參與活動獲得滿足,並進而產生地方依賴感;(2)無論進行何種農村體驗主題,遊客都可能達到相同程度的地方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