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巴色会传教士与客家方言研究
作者:庄初升 刘镇发  期号:第7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巴色会  香港新界  客家方言 
描述:巴色会是 19世纪中叶以来以香港作为基地专门向客家人传教的基督教教会组织。巴色会传教士编写了大量的客家方言圣经译本和其他的客家方言著作 ,准确地反映和完整地保留了一百多年前香港新界一带客家方言的基本面貌 ,并最早使用西方现代语言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达到了当时这一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
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客家源流研究——以欧德礼、毕安、肯比
作者:谭树林  期号:第9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传教士  客家源流  汉族源起说  文化交流 
描述:客家源流问题是客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客家是否源起汉族曾几次引发客家研究的热潮,许多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也加入了这一论争。本文以欧德礼、毕安、肯比尔为中心,论述了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参与客家源流问题论争的缘由及影响。
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客家源流研究
作者:谭树林  期号:第9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客家源流研究
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客家源流研究:以欧德礼、毕安、肯比尔
作者:谭树林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近代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与客家源流研究:以欧德礼、毕安、肯比尔
《客话读本》简述
作者:夏远呜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传教士  方言口语  读本  基督教教义  中西语言  传教工作  工作效率  方言词典 
描述:和其他传教士使用。”作为岭南三大方言之一客方言人张是较早与西方传教士接触的人群之一,因而较早就有了客方言的圣经译本等文献。
近代西方教会在粤东客家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述略
作者:韩小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教会  天主教  基督教  粤东客家地区 
描述:做出了贡献。西方传教士又把粤东地区的客家文化传入西方各国,在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了解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书生虽斑驳,旧忆愈明妍
作者:木闻 BaselMissionArchives MisSion  期号:第1期 来源: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市  艺术中心  文体中心  华侨城  档案馆  传教士  影像  村落 
描述:深圳华侨城大乾艺术中心所举办的展览《明·晓》,最早来自1898年的一批深圳影像与观众见面。这批影像是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文体中心王艳霞女士费尽千辛万苦,从瑞士的一家档案馆中找到的,总数近百张,内容有客家村落的真实写照,有日常生活的百态,平湖车站,新式婚礼,杀鸡待客,传教士与学生一起游戏等场景
客家地区的风水及其动态性:景观人类学视角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类学家  风水  客家地区  动态性  景观  20世纪前期  19世纪后期  功能主义 
描述:一、序 长期以来风水一直吸引着西方的传教士和学者。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有些传教士以及人类学家将风水视为伪科学或者奇特的习俗进行研究①。二战结束后,随着功能主义的出现,人类学家从祖先崇拜等角度开始探讨风水在民间社会扮演的社会功能。1990年以来掀起全球规模的“风水热”之后
论客家族群与近代基督教的互动关系
作者:王芳恒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族群  基督教  冲突  互动 
描述:引起了基督教传教士的高度重视 ,促进了客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与整合 ,提高了客家人的民族精神 ,并锤炼了它的一批重要精英。
一百五十年前新安(香港)客家方言声母及其流变
作者:田志军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  客家  新安 
描述:笔者利用1866年巴色会传教士所编客家话罗马字《马太福音》研究了一百五十年前的新安(今香港)客家方言语音及其流变情况。本文讨论了声母系统及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