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
-
作者:周静芳
期号:第3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方言 江西 语言 相互影响 迁徙 融合
-
描述:汉语各大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是宏观汉语史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境内人口迁徙、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方言状况的调查,探讨赣方言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认为赣方言自秦汉时期萌芽至唐末五代完全形成,进入宋代及元明清则到受到江淮移民和闽粤客家移民所操江淮方言与客家话的深刻影响
-
第十一届“赣台会”7月中旬将在赣州举行
-
作者:朱翰朝
期号:第5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海峡两岸 对台经贸 文化合作 高峰论坛 交流活动 中部地区 交流合作
-
描述: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暨第11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研讨会拟干7月中旬在江西省赣州市举行。“赣台会”自2003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累计吸引台商9000余人参会,已成为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对台经贸交流活动,搭建起了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
爱国革新家:丁日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丁日昌 革新 爱国 客家人 丰顺县 万安县 江西 巡抚
-
描述:丁日昌(1823—1882),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客家人。1859年出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后任苏淞太道、江西布政史、福建巡抚等职,
-
定南风物记
-
作者:王必胜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作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定南 围屋 客家人 现代革命 九曲河 江西 县城 绿色 古树
-
描述:初来乍到江西定南,山区小县,相对中国的诸多县城,不过蕞尔之地,又远离我所在的城市,亦非我家乡的毗邻,本不该为我所关注。然而,于我却是耳熟能详。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发源地——赣州管辖,也是众所瞩目的江西客家文化的集中地。
-
我们的母亲河:赣江
-
作者:杨淇
期号:第10期
来源: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母亲河 赣江 江西 合并 赣州市 武夷山脉南段 简称 客家先民 石城县 水电站
-
描述:我们江西的母亲河是赣江,它发源于我的老家瑞金市和石城县交界的武夷山脉南段,源头叫日东河,在我家乡叫绵江河,会昌县开始叫贡江,经于都到赣州,在八境台下与来自大庾岭的章江会合后称为赣江。江西的简
-
江西省
-
作者:封义珑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江西省 女子 客家文化 作文选材 文章 童年 房屋 高山 采茶戏
-
描述:【作文题目】请以我很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考场佳作】我很幸运江西省考生我很幸运,我是一个地道的客家女子。我们客家人的居住地山清水秀,我们客家孩子的童年丰富多彩,我们客家的女人美丽聪慧。
-
江西石城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大众摄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江西赣州石城有着深厚丰富的摄影资源。这个石城,是奔流千里赣江的源头,是中华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早有“闽粤通衢”之称,还有“中国灯彩之乡”、“中国白莲之乡”等美誉。石城也是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留下多位伟人的足迹。境内的“丹霞之魂”——“通天寨”更是以巧夺天工的奇峰怪石著称。
-
跳出“围屋”
-
作者:徐金鹏 林艳兴 王以端
期号:第Z1期
来源:瞭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珠三角 龙南县 全南 招商引资 发达地区 工业园区 外贸出口 江西 县委书记 投资商
-
描述:"除了人好,全南没什么好,但人好这一条就够了!"就像这里的客家围屋,龙南、定南、全南,这三个统称为"三南"的江西省南部的边陲小县,虽然毗邻发达的"珠三角",但在较长时间里却"得风不得雨",以往一直是落后封闭的代名词,不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江西排"谷底"。
-
岑其与红土地的情缘
-
作者:万绍胜 邓高正
期号:第4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土 江西 庐山 外省人 美术馆 赣州市 赣南 创作 客家文化 文化系统
-
描述: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引天下无数名人雅土驻足流连。诗人画家岑其便是其中的一位高士。八年间走遍江西的青山绿水,吟诗徜徉于山水之间,泼墨寄情于山水之中。岑其,字西桥,号宜泉,浙江省慈溪市人。生于1968年,16岁离乡赴杭求学,为陆抑非大师入室弟子。慈溪市
-
孙中山是客家人吗?
-
作者:邱捷
期号:第11期
来源:广州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孙中山 客家人 历史文化 客家话 黄巢起义 江西 先祖 梅县 河南 客籍
-
描述: 余柯先生存《客家的由来及其对历史文化的贡献》(载《广州研究》1986年第3期)一文中,提及“孙中山先生先祖自黄巢起义后,由河南迁入江西宁都,后迁福建长汀,再迁粤东梅县紫金,再迁至增城,最后
上页
1
2
3
...
8
9
10
...
73
74
7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