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段子”映照中国大地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移动 河源 移动用户 存款准备金率 房地产 肇庆 手机 房价 调控政策 客家
-
描述:咱家乡好"有奖征文大赛活动中。
-
舌尖上的宿舍
-
作者:曹丹琦 张燕
期号:第7期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同学们汇聚一堂,谁不说俺家乡的食物好哇。
-
山不转人转: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新农村建设纪实
-
作者:钟小华 陈展峰
期号:第13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兴国县 党政领导 赣州市 扶贫 公路建设 乡政府 新模式 农民 资金
-
描述:装暴动第一枪,这里发生了壮烈的第三
-
赣南于都县靖石乡田东村刘氏“选贤堂”晋牌祭祖仪式音乐文化调
-
作者:钟善金 邹建林
期号:第1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于都县靖石乡田东村 晋牌祭祖仪式 仪式音声
-
描述:独特的系统,音乐表现功能在祭祖仪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家人在仪式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体现了客家人期盼消灾祈福、五谷丰登、财运亨通、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的心态。
-
壮汉民族文化的交融:以来宾市良塘乡的民间信仰为视角
-
作者:郭文娟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来宾良塘 盘古信仰 妈祖信仰 民族文化交融
-
描述:广西来宾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壮、汉、瑶等民族,各民族有着自己的神灵崇拜体系,但是在长期的共同交流当中,各民族之间的神灵崇拜也在不断交融。客家人的妈祖信仰与壮族的盘古信仰在当地的共生互融,即是明证。
-
以“客家小区营造”再创客家文化产业的风华:台湾“一乡一特产
-
作者:丘昌泰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区营造 客家文化产业 地方特色产业 一乡一特产
-
描述:的共同历史记忆,培养小区居民的良好情感,凝聚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小区意识,以创造特色的小区文化产业与优质美好的小区生活环境。台湾的客家界,无论是政府官员或市井小民都深信推动具有特色的客家小区营造是推动台湾客家文化产业必须要走的一条道路。
-
乡陬奇筑闽中土堡:永安市文龙村复兴堡建筑形态研究
-
作者:李刚
期号:第6期
来源:美与时代(上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堡 永安市 闽中 复兴 乡土建筑 平面布局 建筑装潢 地域特色 文化意义 防御性
-
描述:化、永春和安溪的部分地区;龙岩市的漳平北部;宁德市的古田西南部[1].这里的"闽中"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特指福建境内客家文化的麇集区,与行政区域划分中的"闽中"有所区别,其范围更加广袤.
-
云林县仑背乡港尾村诏安客开嘴狮之研究-以传统探神仪式为例
-
作者:林秋凤
期号:第7期
来源:身体文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诏安客 布鸡拳 客家狮 诏安客开嘴狮 仑背猫儿干文史协会
-
描述:或是表演場所的不同,舞弄的獅套也不一樣。港尾廖仙員師傅表示,廟會以探神最具代表性,而且開嘴獅是所有舞獅中,唯一能進入廟宇者;斗南黃清浩師傅表示,比較具娛樂性的有騎獅、睡獅、咬水果等表演。獅陣的經營不易,舞獅的動作也愈來愈簡化,老師傅日漸凋零,拳法也逐漸消失。最重要的是,詔安客因長期與閩南人混居,生活習慣被福佬化,其特色已被模糊,故更極需加以記錄保存。研究者拜訪雲林各地開嘴獅的老師傅,搜集舞獅與拳法等資料,主要探討一、開嘴獅之武術套路布雞拳。二、蒐集開嘴獅獅藝的展演文化。三、傳統探神儀式的舞獅分析。本文將利用田野調查、訪談、觀察和影像紀錄後,加以分析、整理、歸納與詮釋,更深入瞭解文化在地化所具有的意義與重要性。
-
历史人类学方法研究乡村社会的成功范例:评《白堠乡的故事:地
-
作者:徐爽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村社会 社会建构 人类学方法 成功范例 脉络 地域 故事 历史
-
描述:程以及“国家、地方精英与乡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了细致的梳理,是迄今为止村落史研究中时间跨度最长、探讨最为细致深人的成果之一。
-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以屏东县满州乡的客家人为例
-
作者:蔡惠名
期号:第1期
来源:台湾学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屏东县满州乡 鹤佬客 语言接触 族群认同 语言田调
-
描述:失示意圖〉已將滿州歸入「已消失的方言島」裡。從日治時期到80年後的今日,滿州鄉的客家人生活用語絕大部分都是鶴佬話,說自己是「客無著」、「客無過」的一份子。是什麼原因使客家人時時警惕「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信仰逐漸衰退?族群認同上是否也已動搖? 本文運用社會語言學的田野調查方式,以47個特殊詞彙訪問109位在地人,解釋語言變遷的原因,並對照在文獻上或在地圖上所呈現的客家人變成鶴佬客,到現在絕大部分的當地人已認爲自己是鶴佬人的過程。
上页
1
2
3
...
8
9
10
...
37
38
3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