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明清时期赣闽粤边区的自我救助行为看客家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1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救助 价值观念 文化特质 客家族群
-
描述:本文以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客家族群群体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方志和族谱这两种官、私文本为资料,从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行为入手,着力探讨客家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并通过对塑造过程的分析,认为对当事者的思想和行为机制起着关键影响的儒家思想,对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
粤军时期的张民达、叶剑英、侯山
-
作者:肖燕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广东党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侯山 叶剑英 粤军 黑鬼 孙中山 南洋 梅县 盐务缉私 参谋长 廖仲恺
-
描述:后赴南洋飘泊。
-
赣闽粤交接区的人口与社会变迁:以明清时期为主的观察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状况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社会发展 社会关注 封建统治 社会矛盾
-
描述:产穷困、避役逃民谋生的空地,或寇盗劫掠者藏身之所。朝廷坐北朝南,以江西南端的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为战略要地,作为控扼东南沿边地带的重镇,派遣精明强干的大臣前往驻守,故此,唐朝人说“虔居江岭,地扼
-
刍议明中叶南赣畲民的去“蛮”化“新”:以王阳明治“南赣之乱
-
作者:蓝希瑜 廖莉
期号:第9期
来源:学术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朝中叶 畲民 王阳明 南赣之乱 去“蛮”化“新”
-
描述:阳明的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密切相关.正是上述“举措”,南赣畲民得以去蛮化,由早期的“梗化”、“顽民”渐渐向化一新,族性潜隐,直至民族识别.然而,以往对明中叶南赣之乱的研究学人多从客家视角进行解读,缺乏一个从襱(畲)民主位视角的观瞻.
-
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初探
-
作者:谢庐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女性 禁忌 生存行为模式
-
描述:文章对赣闽粤毗邻地区客家女性禁忌的表现、特征、文化内涵及其成因进行探讨,分析了客家女性禁忌与客家女性生存行为模式的关系。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既有其可取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然其不失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客家女性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
盐粮流通与闽粤赣经济区域的形成
-
作者:周琍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盐粮流通 盐制 闽粤赣经济区域
-
描述:的盐粮流通.清代闽粤赣边区食盐贸易频繁,米盐贸易成为闽粤赣经济区域商品贸易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该经济区域的形成.
-
略论客家族群祈神禳灾的农耕习俗:以赣闽粤边区为中心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闽粤边区 客家族群 自然灾害 客家人 地方文献 习俗 客家文化 仪式 农耕 水旱灾害
-
描述:暂无
-
儒家孝悌文化在客家地区的传播和影响:以明清时期赣闽粤边区“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儒家文化 孝悌思想 五世同堂
-
描述:重要意义。
-
谈谈先于客家民系生活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土著居民的成分
-
作者:曾维才
期号:第21期
来源:客总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谈谈先于客家民系生活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土著居民的成分
-
赣闽粤客家传统社会风水信仰民俗的心理解读
-
作者:王院成
期号:第244期
来源:历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赣闽粤客家传统社会风水信仰民俗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