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甘竹的虔诚:对江西广昌县两个孟戏剧团的田野调查
-
作者:傅利民 刘沐粟
期号:第4期
来源:音乐探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甘竹孟戏 孟戏剧团 成员组织 演出习俗与仪式
-
描述:村和赤溪村②,大路背村的传奇戏《长城记》已有400年的历史,甘竹镇赤溪村的全套南戏《孟姜女送寒衣》距今更是传唱了500余年,这两路统称为孟戏,在每年阴历的正月演出,用于本村的酬神祭祖活动。本文基于
-
试论赣南客家竹民俗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
-
作者:杨梅
期号:第S1期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竹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
描述:根据赣南客家竹民俗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特点,结合赣南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赣南竹民俗文化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
结缘上官周《竹庄山水画集》
-
作者:曹庆荣
期号:第1期
来源:开放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官周 《竹庄山水画集》 《客家》 山水人物
-
描述:1999年冬,我出差途经漳平,因误了车次,只好在同乡好友家逗留一日。 当日下午,我无意间翻包里的物品,不小心带出了两张古字画图片,朋友看后,很自然联想到他的同事余某。他透露,余某有两张上官周的作品。那时我将信将疑,因为上官周是康、雍、乾名画家,距今已去世250多年,大部分作品
-
竹筒酒 客家好酒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2期
来源:现代营销·经营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闹,没赚多少钱。” 宁化是客家祖地,客家酒酿当年被誉为“红军酒”,在客家人中备受推崇。小巫就想,能不能在客家酒上做文章。经过市场调查,结果让人沮丧。传统的客家酒酿味甜,不易储藏,而且,已经有人开发罐装酒酿。周边县也有号称“客家酒”的,但基本上是青酒、黄酒,俗称“涮酒”,适宜涮猪牛内脏,喝酒汤,同样不易储藏。 看准的路子就要试试。2008年冬,小巫办起福豪养生酒坊,从东北的岳父那儿调运人参、鹿茸等药材,用山东白老泉高粱酒泡制养生酒。养生酒料真价实,很快打开了宁化、三明、长汀等地市场,福豪酒坊渐渐有了名气。“你的酒坊原料都从外地调运,没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能不能利用宁化本地的资源优势,做点创新?”宁化县委调查青年创业时,给小巫提出了这个建议。
-
广州地区的客家方言
-
作者:陈晓锦 郑蕾
期号:第2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州 客家话 音系 词汇
-
描述:本文介绍了广州地区客家话的分布,对现今依然生存于广州的较大客家话聚居点做了一个包括来源、分布地点、代表性的地点语言概貌等的介绍。
-
试析闽、台、粤客家地区的“妈祖”崇拜
-
作者:吴永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妈祖崇拜 妈祖庙 天后宫 闽南人 海外拓展 明代以前 三山国王 台湾 朝天宫
-
描述:文章阐述了闽、台、粤客家地区“妈祖”崇拜的祭祀时间、祭祀形式,流存渊源
-
粤东容家地区龙俗考察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 客家地区 民间社会 风水龙俗 民族象征 民族标志 消除旱灾 消除瘟疫
-
描述:作为中华民族象征和标志的龙,在粤东客家地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龙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风水龙俗。通过对粤东民间社会龙俗的考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认识和理解。
-
客家酸笋
-
作者:赖晨
期号:第6期
来源:分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酸笋 客家人 客家地区 聚居地 春笋 闽粤赣 大本营 腌渍 成簇 发酵过程
-
描述:作为客家人聚居地和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山环水旋,茂林深竹。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发现成簇成片的翠竹,有的紧相依偎,有的散漫疏朗,有的纤巧清秀,有的竹阴浓郁。在房前屋后,在深山幽谷中,在潺潺溪水畔,在峥峥瀑布侧,都有一丛或者多丛修竹,婆娑弄姿,使幽谷更清幽,使溪瀑更阴凉。
-
客家竹雕
-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17期
来源:晚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竹雕 中国传统文化 李约瑟 竹子 三角地带 西方学者 雕刻 审美情趣 技法
-
描述:中国是世界上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竹的坚韧、青翠、顽强,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歌咏。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著名西方学者李约瑟称中国为"竹子文明的国度"。而地处赣闽粤三角地带的客家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自古以来盛产各种竹材,是
-
深港地区的围屋及其保护与利用
-
作者:赖德劭 彭全民 赖旻
期号:第1期
来源:南方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类型 保护 利用 深圳 香港
-
描述:其源流等问题,牵涉到客家民系和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宗法制度等一系列课题,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连广博,远非一篇文章所能阐述清楚,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深港地区的围屋类型、现状以及保护和利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