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话新闻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常委会 人大代表 组织部 江门市 实施情况 全民健身 生态保护规划 河源市 客家文化 梅州市
-
描述:河源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采取听取汇报、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到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检查全民健身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河源市陈伟勇)8月28日,梅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到梅县雁洋镇视察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开发工作。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上杭古田 红色之旅 光源之乡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发展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杭县 星星 光源 中国作家协会 县委书记 副局长 书记处 龙岩市
-
描述:左起为长篇《抚摸岁月之客家红》编剧西门,省广电局副局长胡永新,蒋欣演员,福建省委巡视办主f:F~o--J英,中国作家协会原书记处书记张胜友,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肖贵新,演员朱晓渔,龙岩市委秘书长严志铭,上杭县委书记邓菊芳,省委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游嘉瑞,上杭县县长谢海波,龙岩市广电局副局长黄庆添等合影
-
“四个激活”奏响廉政教育曲
-
作者:罗时亮
期号:第11期
来源:广东党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教育 激活 海外华侨 党员干部 教育针对性 客家山歌 文化之乡 教育形式
-
描述:梅县地处闽粤赣3省之要冲,旅罾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80多万人,素有“华侨之乡”的美称,且客家山歌流行,故又有“文化之乡”之称。近年来,梅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员干部教育针对性不强问题,创新教育形式,围绕“四个激活”做文章,奏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曲,取得了明显成效。
-
学人介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珠玑方言 广东省 韶关市 科研课题 客家学研究 优秀教师 形容词词缀 推广普通话 客家方言 教书育人
-
描述:80年在内蒙古大学现代汉语研究生班学习并毕业 ,1 981年至今在韶关学院 (原韶关师专 )任教 ,从事教育事业 3 0多年。主要论著有《梅县方言语法论稿》、《南雄珠玑方言志》 (合作 )、《客家话
-
不一般地提问题,不提一般的问题:访长汀县政协主席 丘桂萍
-
作者:黄斌
期号:第1期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至今仍保留着中原汉人最正统的生活习惯,留下诸多客家先民南迁的印记",建议书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可行性到必要性,甚至对具体的建设意见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论述。长假结束后的第二天,黄晓炎书记就亲自率领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现在离长汀县城
-
河源市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思考
-
作者:刘亢
期号:第2期
来源:商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旅游 旅游纪念商品的定位 开发的措施
-
描述: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河源市的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积淀,旅游商品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对旅游商品的研究也越发显出了它的重要性。但河源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几乎是零。旅游商品定位、开发至关重要。
-
广州附近村落及其有关现象
-
作者:罗开富
期号:第2期
来源:热带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顶部,北靠白云山(382米)、越秀山(近100米),南傍珠江,东邻山丘,西倚平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平原河流三者交接的城市(图1)。市以南的地区和市以北的不同:以北地区山地多于平原;以南地区则平原多于山地。附近的村落,市以南的较大较密,以北则较少较疏,以北有客家村,以南却极少见。
-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设计发展
-
作者:彭轶 钟朝玲
期号:第11期
来源:科学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
-
描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就赣州而言,如何深入发展宋城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是当前城市形象建设发展的主要思路之一。
-
和我们一起看历史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8期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而太平天国的这些另类特点,就更值得我们去理性地思量。 page 087 张典婉 《太平轮1949》作者,资深媒体工作者,联合报两届报导文学奖得主。她母亲乘坐1948年太平轮到台湾,从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妇。
-
基于场所精神看古镇的经营管理:以洛带古镇为例
-
作者:徐金梅
期号:第1期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场所精神 旅游 古镇 业态
-
描述:今天,旅游已越来越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地区古镇众多,竞争激烈.品牌将是这些古镇未来发展制胜的关键.品牌的关键在于场所精神的再现.通过对场所精神和洛带古镇的认知,笔者对如何在经营管理中深度再现“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所包含的场所精神提出了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