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亲子沟通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
作者:彭旭 董洋
期号:第9期
来源:未来英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应对方式 青少年
-
描述:沟通中的参与倾向性、情感需要、轻松感、支配需要、理解、积极倾听、和开放的表达7个因子都与问题应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亲子沟通中的参与倾向性、轻松感、积极倾听、理解和开放的表达5个因子都与情绪应对存在
-
客家人与新兴木刻运动
-
作者:赖荣幸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鲁迅 新兴木刻
-
描述:就全国的木刻运动而言,客家人在诸多方面开了先河。从民族(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客家人积极参与这一运动的原因及其特点,并把20世纪上半叶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客籍木刻家乃至当时所有客籍美术家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对我们挖掘研究客家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
客家宗族组织治理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启示
-
作者:李学明
期号:第4期
来源:社科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宗族组织治理 社会管理创新
-
描述:客家宗族组织治理作为客家民系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具有"崇祖、重教、自治"特点,在客家地区社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正视客家宗族组织治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引导,努力挖掘传统形态中的现代因子,使客家宗族组织治理在社会管理创新,特别是乡村治理、村民自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
客家文化的现代性探求:兼论客家文化交流与两岸和平发展
-
作者:叶世明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社科情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交流 和平发展 两岸 现代性 探求 文化资源 知识经济
-
描述:客家文化如果无法从在这种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新条件下把自己的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方式与形式再现,积极参与和贡献给世界的多元格局,它就可能要淹挤在百花竞放的五光十色边沿,或被淡忘于缺乏文化消费者的经济规律下,也将抑制客家文化交流于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作用。
-
童小鹏——继往开来的革命前辈
-
作者:赵米南
期号:第7期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童小鹏 1999年 身体状况 客家人 科学
-
描述:我想 :这样坚强乐观的人 ,他的愿望定能实现。听说我也是客家人 ,童老自豪地说 :“除了侄女婿我们全都是客家人!”还说他也担任着客家工作的名誉职务 ,因为忙于赶书稿没顾上 ,但心里十分惦着 ,他祝愿
-
一棵树每年“结”出一辆小汽车
-
作者:王玉琴
期号:第3期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橄榄产量 办公室主任 小汽车 橄榄树 嫁接 天鹅湖 三棱 债务 培育 农场
-
描述:丰收年,他乐观地预计很快就能把剩下的200万元债务还清,然后坐在风景如画的大山上等着每年数钞票了。然而,一场意外的风波,不但破灭了温贤湘还清债务的梦想,也使橄榄的种植前景顿时变得一片惨淡! 温贤湘当时种的是一种当地人称为“土榄”的品种,这种橄榄产量大,易于管理,但是味道比较苦涩,只能做成果脯出售。
-
梅州市技工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
-
作者:阳枫
期号:第7期
来源:广东土木与建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技工教育 围合 山水校园
-
描述:通过某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探讨校园设计中人文与教育的结合,自然与人类的共生,校园建筑在满足正常教学的条件下,还应注重交流和实践,以良好的形象和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使教育目的得以实现。
-
先行先试,推动两岸全面对接
-
作者:唐永红 沈惠娜
期号:第9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交流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两岸经济 形成与发展 和平统一 命运共同体 交流融合 经济一体化 先行 闽南文化
-
描述:同的两岸文化共同体。设立两岸政治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率先赋予台湾同胞国民待遇,积极促成闽台共同生活圈的形成与发展,全方位培养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意识与对和平统一的认同感。
-
客家教育的特点与思考
-
作者:叶少玲
期号:第2期
来源: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教育史 小气候 大环境
-
描述:教育等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客家人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是教育小气候和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
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
-
作者:曾汉祥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张资平 小说评价
-
描述:张资平的小说创作可以1927年为界分成前后期,前期作品包容不少积极因素,其基本格调是反帝反封建,跟五四精神合拍;其中大量的爱情小说还是比较健康的;张资平早期小说对侨乡和客家地区的描述,开拓了新文学的题材领域。
上页
1
2
3
...
5
6
7
...
22
23
2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