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
-
作者:王彬 黄秀莲 司徒尚纪
期号:第1期
来源:人文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名层 方言地名 景观特征 广东省
-
描述:名层大抵在宋代已基本形成,清代最终形成粤方言、客家方言和福佬语地名文化景观三分广东的空间分布格局,粤方言地名层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及邻近地名,客家方言地名层位于北江和东江间的广大山区、丘陵地带,粤东韩江
-
赣闽粤交接区的人口与社会变迁:以明清时期为主的观察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状况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社会发展 社会关注 封建统治 社会矛盾
-
描述:产穷困、避役逃民谋生的空地,或寇盗劫掠者藏身之所。朝廷坐北朝南,以江西南端的虔州(南宋时改名赣州)为战略要地,作为控扼东南沿边地带的重镇,派遣精明强干的大臣前往驻守,故此,唐朝人说“虔居江岭,地扼
-
客家学研究的新领域:客家文化产业研究
-
作者:罗勇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学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化 新领域 客家人 文化资源 产业化研究 文化内涵 风水文化
-
描述:,特别是对地域文化产业化的研究极其薄弱,客家文化产业化研究便是处于这样的状况。客家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原汉族文化与赣闽粤相交地带土著及畲瑶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混化而形成的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
-
梅州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
作者:刘德良
期号:第2期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公园绿地 梅州
-
描述:′E,24°18′N,位于南亚热带北缘,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温高、雨水充沛且集中,光、热、水气候条件
-
台湾方言的故乡在中原
-
作者:张克辉
期号:第3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北方方言 锡伯族 台湾话 锡伯语 陈元光 闽南话 东南亚华侨 王审知
-
描述:上口。难怪学者们说,闽南口音与唐人口语相去不远。中国文化自北而南。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塞外少数民族南进,迫使大批汉人不得不自中原地带向遥远的南方迁移。唐朝武则天时大批汉人随陈元光征闽(福建的简称
-
井冈山斗争时期因土客籍矛盾而被错杀的红军将领
-
作者:肖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末清初从广东梅州及福建泉州、莆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因为平原地带被先来的土籍占据, 他们只得住在山脚下或山里。他们讲的是客家语言, 又客居在别人的地盘上, 故被称为客籍。土客籍矛盾指的就是这两大社会群体
-
海峡客家亲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居留于江淮地带而一部分已经跨过长江、越过鄱阳湖而抵达赣南,而后的唐末黄巢兵燹及五代十国兵连祸结,中原百姓再次络绎南迁,赣南客家先民由此溯赣江而上,翻越阻隔闽赣贯穿南北的武夷山脉的站岭隘口,在一个叫“石壁”的地方,他们找到了足以安居滋生的新天地。
-
叶曼 发愿越大力量就越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汉朝的时候对这五行非常注意,把金木水火土对应到五脏,心脏脾肺肾;对应到五味,甜酸苦辣咸,等等。反正这五行把所有世界有形的东西都包括在内了。 二运你要做八字的主人
-
让字门改变你的命运 让名师指点你的前途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生意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简单,完全打破一般按摩师学习1到3年仅会保健不会治病的陋习,它以见效快,不复发,方法简单易学为特色,能够为绝大部分中低层经济能力的患者所接受,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所以加盟字门医疗
-
水问:全民贪品安全保卫战之水健康篇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健康大视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今年的情况却有些特殊,持续的高温,以及长久的东南风向,使得这次的蓝藻生长占具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无锡成了爆发的中心地带。 在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区域,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蓝藻,腥臭味随风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