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播与客家社会变迁:在“国家”的历史场域中寻找客家发展
-
作者:邹春生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客家 社会变迁 脉络 场域 历史 中原文化 文化素质
-
描述:受到了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客家族源争论的影响。在客家族源的问题上
-
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兼谈客家形成过程中的“固始
-
作者:崔振俭 戴吉强
期号:第4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形成过程 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 流民 客家人 南朝 地下 客家民系 固始 南迁
-
描述:客家文化形成的历史大背景及这种大背景下,
-
南朝“地下”流民社会与客家形成初探:兼谈客家形成过程中的“
-
作者:崔振俭 戴吉强
期号:第2期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朝 “地下”流民社会 客家形成
-
描述: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出于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大批北方下层百姓南下,成为南朝地下流民的主体。他们在与当地的土著文化融合中,形成汉民族中一个全新的支系——客家人。而这些客家民系带有光州固始的符号意义。
-
客家人生存智慧管窥―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社会历史调查
-
作者:李天雪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桂林毛村 客家 生计方式
-
描述:迁徙到桂林市灵川县毛村的客家黄氏族人,根据生存环境的变化,采用捕鱼立足,兼事运商,渔耕并举的生计方式,从原来的寥寥数人发展到数万之众。这一个案折射出客家人的生存智慧: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改造来发展农耕生产,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而灵活的生计方式。
-
客家“特性”、族群认同与区域社会史:关于客家研究的理论反思
-
作者:黄志繁
期号:第5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民系 族群 区域社会史
-
描述:应采取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客家当作一个“族群”,而不是一个“民系”加以研究,研究主题应以“客家形成”取代“客家特质”.面对客家问题复杂的“层累”造成的过程,最好的研究办法是“倒溯”式地展开历时性解构.最后,客家研究中,以“方言群体”来取代“族群”概念是个值得提倡的做法;但不能局限于方言和族群,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去深化客家地区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客家研究的发展.
-
印尼山口洋的客家人:海外客家人的社会变迁之一
-
作者:曹云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人 客家人 社会变迁 文化适应 政治参与
-
描述:迁和文化适应,探究他们的生活方式,研究这里的客家人与其他华人的差别。
-
强化社会参与,以系列报道创新做好重大主题:“万里寻踪客家路
-
作者:刘会敏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主题报道 系列报道 社会参与 影响力
-
描述:提地方晚报如何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主题报道,一直是困扰报人的一个难点。跟得太紧,容易太直、太白、太生硬,缺乏可读性,影响引导力;离得太远,又容易离当地主流有距离,不易产生吸引力。开封日报报业集团《汴梁晚报》“万里寻踪客家路”大型系列报道,为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探索。
-
清朝前期客家人“过番”的内在动力:以梅州为中心的客家社会及
-
作者:魏明枢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朝前期 客家人 对外关系 客家社会 梅州 海外移民 太平天国运动 西方殖民者
-
描述:史实便忽略了清朝前期。
-
客家地区社会知识的生产和消费:福建省永定县的客家土楼与风水
-
作者:小林宏至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风水 客家土楼 社会知识 客家地区 永定县 话语 消费
-
描述:那里,1980年以后,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显示着再活性化。
-
“走进客家社会:2009年梅州田野调查实作研习营”活动纪实
-
作者:冷剑波 陈汉元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社会 田野调查 梅州 研习 广东省人民政府 台湾大学 博士研究生 联合大学
-
描述:余位本科生和部分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广东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处长、副秘书长黄梅良同志也专程从广州赶到梅州,出席了欢迎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