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义文化空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福建土楼为例
-
作者:郑春霞 周常春
期号:第6期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义文化空间 福建土楼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描述:于福建土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从文化空间维护角度和文化空间再造角度两个方面展开。文化空间的维护主要包括政府的重视、民俗活动的支撑、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客家方言的使用。文化空间的再造主要
-
客家建筑文化元素在地方特色陶瓷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有感于
-
作者:罗志强
期号:第6期
来源: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建筑 产品 包装 设计
-
描述:瓷文化与客家文化的经典.
-
“客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第三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综述
-
作者:刘兴淑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产业发展 客家地区 四川客家 论坛 文化内涵 文化创意 客家族群 研究中心 发展现状
-
描述:由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主办、四川客家研究中心承办的"客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第三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于2012年9月19—20日在成都隆重召开。论坛吸引了来自韩国、台湾、香港、北京、上海、江西、广东、四川、重庆等省市1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集中探讨了中国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理念模式、行销传
-
浅谈高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
-
作者:陈天翼 王小宁
期号:第5期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地方文化 融合 客家文化
-
描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地区都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大力宣传、营造环境、教育引导、活动氛围和教师示范等途径利用所在地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同时要以地方文化为"用"而不是为"体",反对不加分析地盲目弘扬地方文化。
-
凸显闽西文化底蕴 感受客家语言魅力——闽西客家文化与初中
-
作者:华萍
期号:第Z2期
来源:开放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底蕴 闽西客家 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实践活动 客家山歌 有机整合 学生 文化传统 组织学
-
描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往昔的沧桑岁月中创造、积累起来的文化宝藏,并备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客家文化独具特色,令人瞩目,闽西客家文化根植于闽西客家人中并规范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已有上千年
-
赣南客家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
作者:肖文 邵新蓓
期号:第8期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文化 校园文化 调查报告
-
描述:基于对赣南五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客家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客家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有限,从课程学习、校园生活两方面探讨客家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发挥其积极作用。
-
杨宏海著《我与深圳文化——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文化史》广东省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区文化 理论构建 文化名片 研究领域 深圳文化 重要成果 客家文化 出版集团 文化史 广东省
-
描述:全书约130万字,内容涵盖了作者在深圳特区文化各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成果,如对特区文化的理论构建,记录"打工文学"、"阳光写作"等深圳文化名片的诞生与发展;是研究特区文化与客家文化的重要读本。
-
试析文化下乡演出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及发展中的作用
-
作者:童桂贤
期号:第4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下乡 农村 公共文化 建设及发展
-
描述:中国文化下乡演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以来,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了。文化下乡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生活,为农村文化的普及献出了力量。同时,文化下乡演出也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及其发展策略
-
作者:胡昇平 曾慧娟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旅游 闽西 客家文化
-
描述: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富有价值,具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以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为着眼点,探求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福建红土地文化品牌之福建苏区精神初探
-
作者:黄宁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红土地 苏区精神
-
描述: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这不仅是国务院第一次将福建红土地文化列为福建的品牌文化;更是对福建这块红色土地的关心和支持。福建各级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寻求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