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改革浪潮前端的老兵
-
作者:郑育中
期号:第1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发挥作用 企业管理 专业户 西伯利亚 前端 大鹏镇 客家话 革命形势 带头人
-
描述:共同的语言,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就谈开了,而且一直用客家话在交谈。他参军那年才17岁,是响应当时革命形势的召唤而投身革命的,曾参加过几次战斗。1954年12月复员回乡后,先后当过乡干部,生产大队大队长
-
台湾方言的故乡在中原
-
作者:张克辉
期号:第3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言 客家方言 北方方言 锡伯族 台湾话 锡伯语 陈元光 闽南话 东南亚华侨 王审知
-
描述:,不禁柔肠寸断。一问才知道歌仔戏的源头在闽南,哭调充分反映彼时两岸人民痛苦的心声。有尚清雅的南管(南音)也是从闽南传去台湾的。我曾听厦门一些语言学者用闽南方言吟诵唐人的诗歌,比用普遍话(国语)吟诵更
-
学者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社会科学 学术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 学者 中文系 会计学 计算机 会计电算化 教学
-
描述:东省语言学会理事,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 主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课程,讲授汉字学、《说文解字》导读、训诂学等选修课程。2001年至2004年间,主讲客家方言、古籍阅读等硕士学位课程
-
梅县境内方言语音的异同
-
作者:侯复生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语音 梅县话 境内 异同 客家方言 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语音特点
-
描述:镇。从方言系统的特点(主要是语音特点)看,这28个乡镇可以分划为四个片:1.梅城片,包括梅城(梅州市、梅江区政府所在地)、程江(现梅县政府所在地)、城北、大坪、城东、石扇、西阳、白宫、三角、长沙、梅
-
客家话形成于汀江、韩江流域
-
作者:张佑周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韩江流域 语言学理论 地域方言 社会发展进程 北京人 广州人 相对独立
-
描述:”;北京人说“再等一下”,客家人说“等一下掭”;北京话说“一棵树”,广州话说“一坡树”,厦门话说“一丛树”,而客家话则说“一头树”。诸如此类因地域的差异而形成的语言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做“地域方言”,人们通常所说的“方言”一般就是指这种地域方言。[第一段]
-
井冈山斗争时期因土客籍矛盾而被错杀的红军将领
-
作者:肖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末清初从广东梅州及福建泉州、莆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因为平原地带被先来的土籍占据, 他们只得住在山脚下或山里。他们讲的是客家语言, 又客居在别人的地盘上, 故被称为客籍。土客籍矛盾指的就是这两大社会群体
-
四川洛带:中国内陆“最后的客家王国”
-
作者:余茂智
期号:第6期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陆 客家人 四川 西南地区 聚居区 粒粒饱 岭南
-
描述:乡话问候,“食朝(吃早饭)莫有?”乡音乡情,让人倍感亲切。洛带有洛带的方言,比如将“下雨”念作“落水”;“穿衣”念作“着衫”;“太阳”念作“热头”;“再见”说成“谢了”;“昨天”说成“昨哺日”,“一日三餐”说成“食朝、食昼、食夜”……这样的语言,当地人自称为“土广东话”。
-
群鲤嬉春,跳过龙门
-
作者:苏汀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寄物寓言,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
-
朱伟萌:小径分叉的花园
-
作者:朱珊
期号:第9期
来源:花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不惊人的精力分给写作之余,还分给客家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探索、社会制度对比、文学作品分析……甚至最近翻看起中学《生物》。在我看来,这才是充实又有趣的生活。” 她在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据说中文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政府机关、新闻媒体、事业单位需要的写作型人才。
-
剧烈社会变动下客家文化走向探讨-川、港都市客家文化消融轨迹
-
作者:陈世松 刘义章
期号:第5期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 香港 都市化 文化消融 全球一体化
-
描述: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四川客家,尤其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