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客家山歌女性意识的历史文化渊源
-
作者:贺超
期号:第1期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山歌 女性意识 历史文化
-
描述:赣南客家山歌十分丰富。赣南客家女子用山歌表达着她们的爱欲情思。赣南客家山歌中所呈现出的星星点点的女性自觉意识最初应渊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精神。而赣南客家妇女独特的生存环境也造就了她们独特的禀性。
-
写出客家厚土的热力、痛楚和蜕变——评廖红球的《苍天厚土》
-
作者:陈晓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热力 蜕变 时代精神 文学作品 程贤章 为文 韵
-
描述:廖红球以画闻名,他以画墨竹著称,客家很有声望的老作家程贤章先生谓之曰:廖红球画竹如芙蓉出水,得时代精神之气,"其国粹之遗韵极其浓郁"。廖红球先生并非因画得文名,也非因文而得画名,他文与画俱佳,都是他毕生同时用心用力之作。就我的理解而言,
-
谱牒:无形的"祖宗言"
-
作者:谭元亨
期号:第3期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谱 祖宗言 历史文化
-
描述:族谱之所以被视"无形的祖宗言",是因为其背后隐含有众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不仅可以印证客家民系大迁徙的历史路线,更揭示出这个民系的精神承传.既往关于族谱真伪的争论,每每忽略了其所能揭示出的历史深度、思想内容,以及社会与文化的意义.只有超越这一樊篱,对族谱的研究方能有真正的拓展与突破.
-
曲韵茶香情悠长:赣南采茶戏与校园文化建设
-
作者:赖静怡
期号:第5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文化 历史悠久 客家 地方色彩 中国戏曲 校园文化建设 精神财富 中小学
-
描述: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最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它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地方色彩浓郁,被誉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客家先贤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项珍贵的客家
-
论客家山歌的文学性
-
作者:黄毅环
期号:第5期
来源:歌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含蓄美 意境美 朴实美 文学性
-
描述:客家山歌在中国民歌中独享盛誉,被称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客家山歌歌词蕴含的文学性、营造情感的张力、表现生活的智慧以及歌者快乐的人生心态,为我们开启了一片精神家园,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文学色彩的艺术世界。
-
论客家文学的审美特质
-
作者:郑紫苑 曾晓林
期号:第11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学 文化载体 审美特质
-
描述:客家文学是客家人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客家人主观世界的表现。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会生活,描绘了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同时也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客家文学体现出客家方言、民俗、精神文化等方面鲜明的特质,是客家文化的艺术载体。
-
《土楼神韵》在北京成功上演
-
作者:孙冬雪
期号:第3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客家人 客家风情 原生态 中原汉民 永定县 客家音乐 客家文化 开拓进取
-
描述:千百年前,五次大规模的南迁,使中原汉民背井离乡成了南中国的客家人,他们用自己的足迹,写下了浸透血泪心酸的迁徙史诗,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建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客家土楼,土楼成了他们精神的家园。
-
闽西乡村狂欢节
-
作者:胡展
期号:第4期
来源:浙江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狂欢节 闽西 乡村 罗坊 民俗活动 客家 古田会议 浙江 宗祠 村民
-
描述:一说起红色旅游胜地福建龙岩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上杭县的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过去了大半个世纪,但在青山环抱、溪流萦绕的廖氏宗祠却仍然带给人们无穷的精神财富。闽西除了著名的红色景点外,还有
-
客家民性之探
-
作者:邱远
期号:第1期
来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特质 民性 两面性 响应
-
描述:客家人具有客性、山性、祖性、土性和神性等五大特质,源于此,生发出客家民性的五种精神气和对应的五大缺陷,指出客家民性之美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民性之痛正是导致客家地区长期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和社会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必须加以正视和克服。
-
龙岩河洛文化理应纳入闽南文化圈
-
作者:郭义山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岩 河洛文化 闽南文化圈
-
描述:今龙岩市所隶七县(市、区),其中原龙岩县(市)、漳平县(市),从历史建置沿革、语言、宗教信仰、民情风俗以及人文精神各方面均与客家文化有本质差别,而与闽南漳、厦、泉文化却有密切渊源关系。原龙岩县、漳平县河洛文化理应纳入闽南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