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山:深圳东部发展新引擎
-
作者:王锡琴 蒋玲
期号:第10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部发展 东江纵队 深圳市 世居 龙岗区 大鹏湾 街道 纪念馆 引擎 客家文化
-
描述:壹以前,这里只是一个破村庄,道路两边那商店小小的,哪儿能和现在这大商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啊!对于坪山的发展,坪山街道关工委主任83岁高龄的老军人黄伟这样感慨道。
-
“土家”汉语称谓的由来
-
作者:彭武一
期号:第5期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家族地区 汉语称谓 汉人 永顺县 杨再思 南府 溪州 明代以前 民族语 保靖
-
描述:多量地进入土家族地区这一点弄清楚了,“土家”这一汉语称谓起自何时也就随同而解。当然,本民族语的“毕兹”是不是就等于汉语的“土家”这个问题,同样也就不辩自明。
-
谈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反面移植问题
-
作者:锺焜茂
期号:第2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错读 英语语音学 闽南方言 音素 闽西地区 客家方言 辅音 音位 汉语普通话 母语
-
描述:语中不能接受,影响学习时,就成了反面移植,也称作乡音干扰。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根深蒂固的母语语言习惯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帮助或干扰着正在学习
-
关于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
-
作者:饶长溶
期号:第1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汉语 客家方言 体貌助词
-
描述:客家方言体貌助词“啊” ,既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 ,也可以表示动作持续的方式等多种状态。而它的本字“虽熟犹生” ,或许属于汉语与非汉语交融的底层词语。
-
方言文化东山再起的思考
-
作者:张晶
期号:第11期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方言 文化融合 民族共同语 东山 北京语音 现代汉语 现代白话文 白话文运动
-
描述:代汉语源于近代汉语,在13世纪尤其是宋元以后,汉语的流变呈现出两大趋势:在书面语方面是白话文学的产
-
崇文向学与尚武好斗:明清历修《赣州府志》对赣南民风的表达
-
作者:李晓方
期号:第4期
来源: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志 话语权力 崇文 尚武 赣南
-
描述:著与移民之间的诸多权力关系和利益诉求,具有多元话语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规限着地方志在对地方民风做某种程度客观呈现的同时,又要做符合特定利益关系的建构。
-
尽享语文之美
-
作者:孙文琴
期号:第10期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课堂 学生 语言 客家民居 生命 课文 文字 演绎 世界
-
描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能像我们的母语——汉语这么美。由于实习时选择了语文,于是,此生便与语文结下了不解之缘。执教语文20年,年年与语文相依相伴。语文,成了我生命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
文字与权力:历修兴宁县志对族群的书写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宁 方志 族群
-
描述:现存明代至清末的兴宁县志中,皆有关于兴宁"猺民"的描述,通过这种有连续性记载史料的系统分析,发现资料传承与变异的背后,是一套关于族群区分与话语权力的思想。
-
海峡两岸客家文化产业化评述
-
作者:吴良生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客家文化 文化产业
-
描述:客家社区。
-
城变 洛带古镇:娱乐化的客家婚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西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 昨日风情穿越历史而来 洛带古镇,以其保存完好的几大会馆、修旧如旧的古镇风貌以及丰富古朴的客家风俗而吸引着远近游客,成为大成都范围内一处著名的古镇民俗风情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