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7429)
报纸(6263)
图书(1525)
学位论文(1246)
视频(434)
会议论文(359)
图片(44)
人物(2)
按栏目分组
期刊 (7429)
报纸 (6263)
图书 (1525)
学位论文 (1246)
视频 (434)
会议论文 (359)
图片 (44)
人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5(447)
2014(9455)
2013(1277)
2012(1312)
2011(1286)
2010(1126)
2009(695)
2008(567)
2005(84)
1990(7)
按来源分组
其它(2420)
赣南日报(350)
海峡导报(144)
闽台文化交流(16)
兰台世界(11)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7)
广东茶业(5)
现代装饰(2)
国土绿化杂志(2)
西安社会科学(2)
台湾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意涵及其转型问题之研究:以三合院为例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1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  三合院  建筑  伦理  风水 
描述:面临瓦解或转型的问题。现代人应该思考如何保存与活化闽南三合院的建筑文化。并进一步探讨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向。
热爱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挽诗背后更为深刻的动机:诗行努力把死者与生者联系起来,建立起一个完全陌生的形象,保存一种难以捉摸的死之神秘。 这一生你连一次/高潮都没得到,这样下去不行/你打算来次狠狠的得到/你最后的词语
第二届国际闽方言研讨会述评
作者:詹伯慧  期号:第6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方言  研讨会  潮汕方言  潮汕话  闽南话  海南岛  粤方言  海外华人社区  海南省  汉语方言 
描述:闽方言是汉语最古老的方言之一,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通行于中国闽、粤、台、琼各省的许多地区以及浙、桂等省的少数地区,同时也是海外华人社区中重要的交际。在广东、闽方言和粤方言、客家方言鼎足而立,粤东的潮汕话、海、陆丰话和粤西南雷州半岛的“黎话”(不同于海南岛的“黎”)都属于
柳氏流芳
作者:蝼冢  期号:第2期 来源:延安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元  延安文学  上关  庄河  新小说  围屋  母亲  族长  下关  柳氏 
描述:1.梗概围屋是客家人的代表建筑。这个我是知道的。但对这个屋里的人却一无所知。我只是隐约地意识到汤厝中的客家成分跟客家人有某种坚定的维系。换而言之,这里,这个房子跟北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设置了一个叙述者,他是唯一留下来的人,是这座围屋唯一的最后的见证者。故
潮州话的否定副词
作者:庄义友  期号:第3期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潮州话  否定副词  词形  语义  语用 
描述:潮州话的否定副词与其他闽南方言的否定副词大同小异,与邻近的客家方言和粤方言中的同类词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与普通话的否定副词则在词形、语义及用法上均存在较大的区别。文章将潮州话的否定副词分为三组,对其内部表现和用法及其与普通话相关词语的对应关系作一概要描写,从中揭示出方言语汇和语法的某些特点。
客家方言中“鸟”、“卵”的意义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兰玉英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词义  男根崇拜  鸟崇拜 
描述:了客家方言词语"鸟"和"卵"蕴含男根崇拜和鸟崇拜意义的渊源。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客家方言词语"鸟"和"卵"所负担的意义直接联系着男根崇拜和鸟崇拜的思想观念,是整个客家族群对男根崇拜和鸟崇拜文化的现代呈现,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男根崇拜和鸟崇拜思想观念的遗留和记忆。
三十年河东
作者:朱增麟  期号:第2期 来源:海外文摘(文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便自然地变得浓厚起来。 值得庆幸的是这十多年来大家都不但身体粗安,而且退休待遇也与时俱进,足够晚年过享受的日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买车子,买房子,有安乐的小窝,不时带“老豆、老母”出去走一走,玩一玩,享受天伦之乐。我们这些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穷过来的老年人,生活在这个小康社会的环境里,到处和谐温馨、鸟语花香,天天都是好时光,可谓身在福中又知福,知足常乐。大家都认真地珍惜着幸福的每一天! 可也有特殊的人。这一次的聚会仍然有一个同学没有到会。他叫白宗佑,前些年一个人回乡下去了。有位乡人曾告诉我们,白宗佑回乡后住在他父母曾经住过的一间阴暗潮湿的老房子里,睡的还是他父母亲60多年前睡过的破烂的黄木床,饮用的是古井水,烧的是稻禾秆,一间厨房阴暗灰黑,煮饭煲茶都浓烟弥漫。 难道他的精神世界有些什么纠结吗? 二 司机带我翻过两座岭坡,便来到了一座客家大屋门前。
广州,一座包容的城市
作者:叶曙明  期号:第11期 来源:共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艳羡的心理,不像对广州的争议,到现在还在争它有没有文化,吃东西的习俗是不是很野蛮,广州人说的是不是“鸟语”,是不是排外等等,翻来覆去,还是2000年前汉武帝时代的话题。 其实,广州从来不是一个排外的城市,从南越国到现在,它一直是个包容度极高的城市,在全国没有一个地方能与之相比。历史上,广州一直为北方逃避战乱的百姓、流放戍边的罪犯、失宠被贬的官员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从广府、潮州、客家三大族群的族谱中,我们都能找到一些“太邱世泽、颍水家声”之类的渊源。 仿佛那些浪迹天涯的人,一踏上广州这片神奇土地,也忽然萌生起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念头,而不想再流浪了。任嚣、赵佗都是从北方来了就不想走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中,有10家祖籍福建,他们的祖上在来广州之前,也不过是碌碌庸流,但一到广州,便如飞龙在天,鱼跃大海,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连岳专栏 最标准的口音
作者:暂无 期号:第15期 来源:城市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口音,而县城口音,又绝对是当地的贵族口音;所以农村孩子到县城读书,基本都会悄悄学习,在县城时变成了县城口音,用现在的话来说,向标准和上流社会致敬。 我也会两种口音的客家话。一个是中复村口音,这村原名“钟屋村”,在围剿与反围剿的拉锯战中改名,有“中央军光复”的含义,不知这个反动的名字为何没有改回来。村后是松毛岭,原来车要爬四十分钟才能翻越,曾打了惨烈的一战。我有次问我奶奶当时的情形,她说,反正兵来就跑……有次在树丛里,我还见到跑得急没穿衣服的女人。 还有一种是县城口音。教室前面是瞿秋白被枪决的地方,他走到那里,坐在草地上说:此地甚好。行刑人就开枪。离他的囚室并不远,那是一房一院,房里有床和桌椅,院子里鹅卵石铺地,中间有棵小树,好像是梅花。我觉得他死得很酷,是高僧的死法,是摇滚巨星的死法。 一说到口音,就扯出它钉住的事情。所以我支持方言复兴,反对普通话对方言的强拆。方言应与普通话共存,不分尊卑。客家人就要会客家话,广州人就要会粤语,上海人就要会上海话,闽南人就要会闽南话……方言是民系的自我认同与特质,方言岛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我除了会两种口音的客家话,听得懂从客家话向闽南话过渡的龙岩话,听得懂闽南话,在广州两年听懂了基本的粤语,任何一种方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美妙之处,而方言消失就不会凭空再现了。我没有语言天赋,有的人愿意学,可能一辈子能学许多语言。 在方言区,一个的语言应该从方言开始(当然不是终于方言),然后是普通话和其他语言(比如英语),语言学得越多,越有意思。 据我观察,现在许多客家人的孩子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了,而是从小被教了一口发音不标准的普通话。我猜想,客家人除了语言,其他方面与其他中国人并无两样,所以一个人不会说客家话,即使父母是客家人,这人应该也不算客家人——我这个标准同意的人不会多,不过我自己蛮喜欢的。 我对方言的态度是:参差多态是美,越多方言有人说越好;平等包容也是美,不能因为自己的方言强势而歧视“外人”,更不必因自己的方言弱势而觉得土气。 因为语言多,所以交流要有礼仪,说话时应该照顾在场所有人,方言不应成为排斥他人的工具。(强势)方言在人们的印象中如果和狭隘的排外等同起来,那方言难免就被当成野蛮人的武器。心态要开放,方言才更美。 出生地的方言,是我们此生最标准的口音。
浅谈汉越声调的异同
作者:谢小玲  期号:第2期 来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  越南语  广西粤平客家方言  声调  异同 
描述:汉语和越南同属于汉藏语系,都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这两种语言由于历史文化及地缘位置方面的原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