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谈从建筑各要素分析西乡老街片区地域性表达手
作者:张成龙 卞翔宇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乡老街  地域性  岭南建筑 
描述:宝安区西乡街道地处珠江东岸,临近广州,从地域文化角度来讲属广府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区域(注:广府、客家、潮汕为广东三大民系),西乡境内黄麻布、九围古村硬片区内的王大中丞祠等历史古迹也印证这一特点。本文从适应地域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色彩、装饰手等方面研究西乡老街地域人文性的表达方式。
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及其价值意义分析
作者:燕录音  期号:第22期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表现手法  价值分析 
描述:独具异彩的奇葩异卉。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艺术表现手及其价值意义的分析,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并促进客家山歌的进一步发展。
客家契约习惯研究:以赣南客家民事习惯为例
作者:赖丽华  期号:第5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事习惯  契约  赣南  习惯法 
描述:约金的情形,违约方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违约的保证担保仅有连带保证担保一种形式。租不过半、息不超本和人死债灭等民事习惯,则人性化地限制了过分沉重的债务。
客家民系用益物权习惯研究:以赣南客家民事习惯为例
作者:赖丽华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事习惯  用益物权 
描述:件的重要依据,具有为司法行为提供本土资源,弥补国家成文法的不足,避免司法裁判中"情理公平"与法律规则的严重冲突的重要作用。
五加五■午时茶 客家人的养生
作者:远征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午时茶  养生法  五加  生活方式  中华民族  养生方法  武夷山 
描述:客家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支。源于中原,饱受天灾战乱,辗转南迁。扎根于闽粤赣交界的武夷山脉和南岭山脉广袤山区中。历代生生不息,艰苦的生活,形成了客家独特的生活方式,创造了优秀的客家文化。特别是在食补、食疗方面、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自己完整全面的中草药养生方法。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不同检测的评价
作者:吴梓梁 余伟栋 陈顺存 陈淑芳 赵惠聪 杨茴  期号:第3期 来源:广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细胞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筛选试验 
描述:蛋白还原试验比荧光斑点试验更接近理论估计值,但三种方法都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准确测定 G6PD 活性的方法还有待于探讨。
中国传统“风水”意蕴解读——兼析客家形派意象风水
作者:肖承光 刘勇勤  期号:第2期 来源: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中国传统  意象  客家  解读  天人合一  哲学思维  中国古代 
描述: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也就是说,气是万物的本源,地生于气,人生于气,万物皆生于气,天、地、人、生有着共同的宗祖本源,正如庄周所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如此,则天、地、人、生之间有着某种共性,均可彼此感应。风水学说的确立和运用,正是中国古代朴素宇宙观的进一步具体发挥。
河南板头曲音乐发展手研究
作者:杨丽莉  期号:第2期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南板头曲  音乐发展  手法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  乐种  旋律发展手法  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材料  变奏  中国传统器乐 
描述:河南板头曲是中原弦索乐中的重要乐种,和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山西五台山音乐齐名,是中国传统器乐中的瑰宝。有史料记载,板头曲对"广东客家音乐"(即广东汉乐)的发展影响深远。另外还有"潮州弦诗乐",至今仍以"中州古调"为其乐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板式也与板头曲曲体相同,都是六十八板体结构。
深化感情的艺术手——谈江西山歌中的“呼唤句”
作者:刘峰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江西  演唱者  衬词  风格  客家山歌  思想感情  补充式  信天游  句式 
描述:歌就比较高亢、嘹亮,而且粗犷有力。平原或丘陵地带的山歌却比较平稳、流畅。无论是
浅谈客家山歌与科学发声的结合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科学发声法 
描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始生于农耕,传唱回荡于岭岗山坳,田头地尾,村落圩场。其唱腔艺术和表现风格具有鲜明的客家地域特色。客家山歌是广大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和艺术审美情趣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