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载工艺创新推动农机农艺相融合--专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
-
作者:刘明
期号:第2期
来源:现代农业装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1959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原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研所)在英德成立。50多年来,茶研所承担着发展广东茶叶生产与茶叶科学研究的任务,成为推动广东茶叶发展的重要力量。
-
客家方言农业类古语词例释
-
作者:温美姬
期号:第5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农业类 古语词 例释
-
描述:本文主要从词语来源角度例释了部分客家方言农业类古语词,并以此管见客家方言继承古汉语的特点.其中某些词语本字前贤有不同意见者,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甄别,词义或词音在个别工具书中漏收的,本文也作了交代.
-
连城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农业发展
-
作者:吴福瑞 黄水林 温晓洁
期号:第10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带动战略 农业发展 品牌 特色农副产品 生产示范基地 农业大县 白鹜鸭 中国
-
描述:连城是个农业大县,农副产品极具特色,主要有红心地瓜干、白鹜鸭、黄兔、红衣花生、兰花、新泉豆腐等一系列特色农副产品。近年来,该县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品牌兴农、商标富农,先后获得“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鸭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
-
从方言词语看客家农业文化的传统性与地域性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方言词语 农业文化 传统性 地域性
-
描述:本文通过对客家方言中的农业类词语的考察,发现了客家农业文化的两个明显特点:1.传统性:2.地域性.
-
中央农业部米丘林农学植物选种及良种繁育讲习班报道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业生产 中央 植物选种 良种繁育 革命性 配合 中国共产党 工作者 讲习班 客家
-
描述:解放三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已经超过了战前水平,充分显示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目前仍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进行生产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必须将个体农民加以集体化。集体化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都须要有革命性的科学化条件配合,这种配合在各方面都在进行
-
客家农业社区的节庆和礼仪探析
-
作者:杨品优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西道教 安西康王 “敬神” “朝神”与“做会”
-
描述:历史上安西道教很繁盛,其中有茅山、先天、普安三派,康王在安西海螺寨显灵成神后,据说道士之间曾经发生了争抢康王神像的事件,为此康王下了岗背海螺寨,在上堡、中堡各甲(村)轮放、巡游,"敬神"、"朝神"与"做会"为安西康王的三大仪式活动。
-
《客方言》中的农业类词语浅析
-
作者:温昌衍
期号:第4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词语 荷兰豆 说文 方言研究 农业文化 落花生 客家地区 真正意义 考证
-
描述:真正意义上的客家方言研究始于嘉庆初年镇平人(今蕉岭)黄钊的《石窟一征》,该书从考证词语的历史渊源角度出发,辑录了四百多个词语。光绪24年温仲和以此书作底本编成《嘉应州志》卷七《方言》。
-
观光产业行销策略规划:新竹县个案分析
-
作者:黄国敏 张碧琴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行政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观光行销 策略规划 新竹县
-
描述:的觀光產業縣」,而其發展策略包括:1.藉由市場趨勢,重新瞭解與規劃地方整體資源;2.強化區隔消費市場理念,建立新竹縣觀光各項產業與資源於市場之定位以及扮演的「角色」;3.強化地方居氏凝聚力,以及專業
-
观光地理查询系统在南部客家区域之建置与应用
-
作者:郭训德 陈慧萍 陈瑞玲 陈孟君
期号:第4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休闲旅游 地理资讯系统 查询系统
-
描述:網路數位化的方式資源共享。而地理資訊系統不僅僅只是顯示出地理座標,也是保存空間資料的最佳資料庫。 現今對於地理資訊系統所做的應用研究相當的豐富,但對於客家地區的應用研究卻是少之又少,因此這部份是值得我們去加強開發。本研究將針對客家地區之休閒旅遊資源做深入的調查,並透過地理資訊系統建置一套完整的資料庫及查詢系統,以提供遊客快速得知客家地區的旅遊資訊及旅遊景點。
-
苗栗县观光产业发展的策略规划
-
作者:黄国敏 徐耀昌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华行政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观光产业 策略规划 苗栗县
-
描述:。觀光行銷應藉全縣資源整合以分季、分時等主題接力方式辦理,加深遊客對於各鄉鎮的印象、以偶像劇和影視優惠來製造話題、製造限定商品和制度化的包裝審核。觀光服務應推動觀光巴士營運策略聯盟以及觀光消費優惠機制,達到觀光無縫接駁的目標、建構導覽解說和評鑑制度、與其他縣市以及境內旅遊業者採區域旅遊產業聯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