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51)
期刊(35)
学位论文(7)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51)
期刊 (35)
学位论文 (7)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51)
2013(25)
2012(30)
2011(23)
2010(23)
2009(15)
2008(21)
2007(3)
2006(2)
按来源分组
赣南日报(20)
晚霞(1)
时代人物(1)
两岸关系(1)
上海戏剧(1)
岭南文史(1)
创作评谭(1)
客家文博(1)
中国果菜(1)
农村百事通(1)
邕城“吃茶”感受多
作者:赵秀雅  期号:第12期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擂茶  山歌  现身  绿色  客家人  茶艺  文化  唐朝  绿茶 
描述:走进了他『艺人』和『茶人』结缘的故事里,也因此了解了他『茶三道,味九品』的茶艺茶风。
《土楼回响》:客家人的交响曲
作者:姜秀红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乐章  山歌  交响乐  民族化 
描述:艺人的原声山歌演唱和树叶吹奏,在写作技法上巧妙地解决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器乐与人声之间的矛盾,赋作品以独特魅力。
《土楼回响》:客家人的交响乐曲
作者:姜秀红  期号:第4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乐章  山歌  交响乐  民族化 
描述:艺人的原声山歌演唱和树叶吹奏,在写作技法上巧妙地解决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器乐与人声之间的矛盾,赋作品以独特魅力。
文化深深客家情:记于都(客家)非特质文化遗产系列调查
作者:李塘  期号:第9期 来源:大学指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产  客家  调查  特质  文化局  于都县  唢呐 
描述:我踏破城市的喧嚣,慕名前往县城边界的宽田乡、禾丰镇两地,寻找唢呐艺人的身影。在调查前,我有幸电话讯问了前于都县文化局局长吴国臻一些于都客家唢呐的声誉
宁都道情概观
作者:曾习华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道情  说唱  渔鼓  即兴 
描述:宁都道情是流行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说唱艺术,具有浓郁的客家风格和地方特色。笔者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该艺术品种的历史沿革、传统剧目、民间艺人、乐曲结构、音乐及语言特征、伴奏乐器等诸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梦里不知身是客 培田村
作者:刘德安  期号:第5期 来源:民间文化旅游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田  妇女地位  思想追求  特殊群体  小点心  春节期间  电热毯  Reading  聚居区  照相机 
描述:“小镇上住的全是客家人 年老者总在说着从前 祖先从战乱的中原 迁到这里成了做客的人” 这是民间艺人杨一在《小镇》中唱到的.说的是他的家乡粤北一个小镇。那里和赣南、闽西三省交界.是客家人的聚居区。
赣南采茶舞蹈与劳动起源
作者:杨晓娜 罗宁  期号:第8期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劳动与舞蹈  采茶舞蹈 
描述:南客家文化的产物,是历代艺人们从生活、劳动中提炼、整理、汇编出来的,是源于茶农劳动和生活的产物。本论文将以源于茶乡劳动生活的采茶舞为切入点来论证阐述舞蹈中的动作、音乐、道具、模拟动作与劳动的关系。
仪式认同与民俗展演:兴宁客家花灯文化研究
作者: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仪式过程  客家人  文化研究  花灯  展演  民俗  工艺流程  人的现实 
描述:兴宁客家人普遍流行每年元宵节前后“赏灯”的习俗,笔者通过分析兴宁水口镇几个村落客家宗祠“响丁”的习俗,利用田野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法,记录花灯的制作工艺流程、民间艺人的现实状况、“请灯”、“上灯”及“暖灯”等环节的仪式过程。
那一年我追过的新加坡(上)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0期 来源:都市丽人(美食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加坡,似乎在我曾经游历的国家中有更多历史、景观胜出一筹的,或许是冥冥中的缘分吧!当年能与新传媒签约成为台湾受聘的第一位海外艺人,在电视及广播领域都颇有收获,还能得到年度最受欢迎DJ奖,缘分加上圆满,让我不自觉也把它视为另一个故乡。
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以梅州市与兴国县为对象
作者:刘晓春  期号:第3期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传承方式 
描述:以梅州市、兴国县的客家山歌为对象,考察了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广大乡民在山间田野的即兴演唱、民间艺人和宗教人士在特定场景下的传承.在当代,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多样化,随着杰出传承人的逝去,传统客家山歌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