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92)
期刊(85)
学位论文(67)
视频(3)
图书(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92)
期刊 (85)
学位论文 (67)
视频 (3)
图书 (2)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148)
2013(54)
2012(42)
2011(51)
2010(49)
2009(24)
2008(21)
2007(21)
2006(12)
2004(9)
按来源分组
香港文汇报(62)
梅州日报(51)
东江时报(18)
中国保健营养(3)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方言(2)
东南亚研究(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福建轻纺(1)
宜春学院学报(1)
成都洛带客家方言“子”尾的用法研究
作者:兰玉英 曾为志  期号:第2期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客家方言  “子”尾  构词  附加意义 
描述:如意的附加色彩;在量词中也可以作为词缀构词,还表示量少的意义。
马山客家话名词常用后缀的对应关系
作者:黄秀升  期号:第6期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名词后缀  对应  语源 
描述:“公、嫲、牯、佬、仔、脚、头”等是马山客家话中常常用到的名词词缀,它们在客家方言体系语源中呈现了对应的关系,充当后缀以后有的只有其形,但词缀搭配对象是有其语源依据或文化基础的。
“含混不清”却能“流行”?
作者:赵朴  期号:第1期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演唱风格  流行音乐  歌曲  音乐作品  听众  后现代  黑人  说唱  节奏  音乐风格 
描述:唱歌曲用方言花,如加入台湾客家方言的《爸,我回来了》、用北京方言儿化音的咬
浅议梅州金柚专业联合社发展之路
作者:邓荣锋  期号:第8期 来源:新农村(黑龙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金柚  合作社  联合社  发展  优势 
描述:社”。本文对梅州金柚专业联合社的发展及其优势与探讨。
满堂客家大围楼奇观
作者:廖晋雄  期号:第3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聚族而居  始兴县  民国时期  近现代建筑  旅游价值  地方色彩  民俗学  粤北山区  研究价值  封闭式建筑物 
描述:粤北山区始兴县数百座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客家围楼民居,像古罗马帝国的城堡,衬于青山绿水之中,充满着山寨气息。它以奇特的建筑艺术,独特的地方色彩。立于近现代建筑艺术之林,具有民俗学、建筑学、军事学、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价值,同时亦具旅游价值。
学人介绍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珠玑方言  广东省  韶关市  科研课题  客家学研究  优秀教师  形容词词缀  推广普通话  客家方言  教书育人 
描述:80年在内蒙古大学现代汉语研究生班学习并毕业 ,1 981年至今在韶关学院 (原韶关师专 )任教 ,从事教育事业 3 0多年。主要论著有《梅县方言语法论稿》、《南雄珠玑方言志》 (合作 )、《客家话
客家方言声调的特点续论
作者:黄雪贞  期号:第1-4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客家方言  全浊声母  阴平  古入声字  长汀  分阴阳  全平行  方言声调  特点 
描述:尔所记崇谦堂客家话印证本文所说,完全符合。第柒节对比前篇及本篇各地客家话的调值。
客家糯米酒药曲开发的工艺技术研究
作者:张新武 黄继红 杨公明 杜冰 李振伟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国酿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糯米酒  药曲  根霉 
描述:曲;按0.5%~1.0%比例曲进行糯米酒6批次发酵试验,酒精度平均达到13.5%vol较对照组提高17%。
凄美客家调·悲壮唱山魂——谈大型山歌剧《山魂》的音乐创作
作者:陈勋华 滕冬红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确是一次心灵的艺术之旅。长期以来,山歌剧表演上的话剧唱似乎已经成了定势,编、导、演和观众也无奈地接受了这样的现实。
“以歌舞演故事”:新时期客家山歌剧表演方式探究
作者:潘倩 黄延元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人  山歌剧  表演手段  民间歌舞  传统戏曲  表演程式  长时间  话剧  故事 
描述:梅州客家山歌剧的表演,在相当长时间里被人称为话剧唱,因为她既没有传统戏曲的一整套表演程式,也没有属于自己独有的表演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是继续走话剧唱的老路还是另辟新途?这个问题已经向剧种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梅州新一代山歌剧人,不愧是一群优秀的客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