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15)
期刊(2390)
图书(1905)
学位论文(739)
视频(272)
会议论文(259)
人物(12)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15)
期刊 (2390)
图书 (1905)
学位论文 (739)
视频 (272)
会议论文 (259)
人物 (12)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337)
2014(4400)
2013(914)
2012(1020)
2011(986)
2010(808)
2009(435)
2008(402)
2007(236)
2005(63)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06)
梅州日报(1312)
闽西日报(638)
赣南日报(281)
三明日报(209)
澳门日报(61)
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34)
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10)
北京:文津出版社(3)
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1)
客家民系形成及范围界定新论
作者:陈弦章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形成  范围  界定 
描述:形成了尚农基础上重的耕读之风。宋末元初动乱使赣汀之民向粤东北播迁,梅州有新老客之说,新客形成了“客家人”的称谓并传回祖地,但也有不接受的。故此,客家民系应包含湘南桂北之平话人、赣南粤北不认同“客家人”称谓而讲客家话之人、以“客家人”族称的汀赣及由汀赣而梅又由梅而海内外之人。
激进与保守之间──试论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取向
作者:葛文清  期号:第2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传统文化  现代化  创新机制   
描述:分人文价值的特殊性和现代化的普遍性,从“客家精神”这一价值观的高度来谋求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协调性;二是作为客家传统文化载体的客家宗族组织瓦解过程中,又通过建立社团的组织形式作为客家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的载体;三是努力使传统文化事象现代化服务,成为现代化的资源和动力。
满堂大围的建筑特色与美学价值
作者:钟英明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满堂大围  建筑特色  美学价值 
描述:始兴满堂大围从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等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使用自身形体语言,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世人了解和研究客家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满堂大围的建筑特色与美学价值来展现客家人的人文精神。
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
作者:余丰  期号:第2期 来源: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民间信仰  地方社会 
描述:本文以闽西客家地区连城四堡例,通过对当地宗族与民间信仰的研究,试图从两者关系出发,考察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力量介入下各方面的互动情况,以此探讨在新的社会格局下,国家与地方社会对待当地文化资源的态度和操作行为,从而对当地人文景观有一更深入的认识。
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客家社会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3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祖先崇拜  二元形态  在地化 
描述:祖先崇拜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客家传统社会的重要载体,是观察分析、深入理解客家 化的在地化及其客家传统社会特质的关键点。本文以个案材料基础,详细介绍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特 点,进而重点分析客家祖先崇拜再生形态与客家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客家传统社会特质。
龙岗舞龙的普及和推广策略
作者:黄伟  期号:第8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岗舞龙渊源  现状  建议 
描述:舞龙是深圳市龙岗地区的主要民间活动之一,它不仅代表龙岗地区客家文化的民俗风情,而且也寄托了龙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今,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和深圳特区一体化这两大方针政策。龙岗地区将在人文龙岗、生态龙岗、和谐龙岗等方面建设龙岗家园做出具体的规划,并使龙岗旅游和本土文化、民间艺术充分结合。
福建客家民居交往空间模式研究
作者:宋奕孜 冯阳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交往空间  居住区  人文关怀 
描述:福建客家民居不论在居住形式、居住规模上都与现代单元式居住小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以客家民居的建筑类型及生活方式研究对象,试图从客家建筑中探寻一条能够适用于现代居住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纽带",以弥补现代居住区设计中对人文关怀的忽视。
北部湾涠洲岛地名文化研究
作者:彭静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名文化  涠洲岛  地理环境  社会文化 
描述: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既可悟、又可视的特点,体现着自然、社会的双重性。涠洲岛是我国广西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最大和最年轻的火山岛,后发展客家聚居地。涠洲岛许多地名带有地区特征,有着本地区的命名规律,反映着海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特征。
打造粤东侨乡特色旅游带的思考
作者:雷近芳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侨乡  旅游资源  整合  模式  途径 
描述:粤东北以梅州中心的客家侨乡和粤东南潮汕侨乡由韩江串联,旅游资源丰富且联片成带;城际地缘与历史文化渊源密切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深具互补性;粤东各市已经展开合作,但城际旅游联动互利方面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粤东侨乡特色旅游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是整合资源集聚优势、突出侨味打造特色。
解读河南文化的四个关键词
作者:张新斌  期号:第2期 来源:学习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南文化  缩影  朝圣  家园  福地 
描述:河南在人口、农业、经济、文化与形象上表现为中国的缩影。河南是圣地,洛阳是圣城,河南段黄河是圣河,嵩山是圣山,河南堂圣堂,河南文化对中国人而言是朝圣;河南是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活动地、中华姓氏的主要发祥地、姓氏郡望的主要衍生地、客家先民的首次南迁出发地,是中国人的家园;河南是人们创大业、干大事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