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族群融合的观点与人类学方法的重视——重读《客家研究导论》之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导论  人类学  重读  族群  中原移民  民族属性  文化特征 
描述:是中原移民后裔和客家血统的纯正、高贵”、“客家人本是‘汉族嫡派’、‘中原衣冠’;同时认为罗氏的观点形成抑或其研究路径主要源于其对族谱的分析和正史材料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正是导致其研究存在很多缺陷的原因所在。[第一段]
粤东三山国王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及发展研究:以揭西霖田祖庙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山国王  两岸关系  信仰  粤东  田祖  神格化  神庙 
描述:一、三山国王信仰的起源与在粤东、台湾的分布与发展 相传三山神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元代的编修官刘希孟曾作《明贶庙记》,把巾、明、独三座山岳神格化的由来阐述得颇为详尽。
从地域空间、族群接触看围龙屋与土楼、围屋的生成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域  族群  客家民居  围龙屋  土楼  围屋  堂屋式建筑 
描述:时期和独特的地域空间在堂屋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特殊的建筑形式。
“风水之说”与“迂徙的传统”:闽粤赣客家地区二次葬习俗的文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迁徙  二次葬  解读 
描述:二次葬习俗是闽粤赣客家地区流行的丧葬习俗,从客家地区的文献与田野材料来分析客家地区二次葬习俗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成两点:“葬惑于风水之说”与“迁徙的传统”。细考二次葬习俗形成原因的发展过程,证实从“风水之惑”到“负骸相宅”的二次葬习俗原因的转变是清末民初粤东客家意识兴起的社会产物。
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3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间信仰  国家  基层社会  控制  整合  Hakka  folks  believes  country  basic  society  control  conformity 
描述: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
略论江西棚民与客家的关系问题
作者:宋德剑 游海华  期号:第3期 来源:宜春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江西棚民  客家  关系  区别  原因 
描述:棚民与客家有一定的联系,但从棚民的来源、民族成份及其他史料看,棚民与客家有根本的区别。
从职业教育的困境看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设
作者:宋德剑 曾亚农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技能培训  对策 
描述:开放以来城乡的急剧变化,对传统的教育体制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等。
熊式辉主赣时期江西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
作者:游海华 宋德剑  期号:第10期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式辉主赣  公路建设  经济现代化 
描述:化的持续发展,使其有别于全国其他各省,而成为民国经济建设的新星。
于都县客家人的丧葬礼仪与道教关系初探
作者:刘东荣 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礼仪  聚居  客家人  传统习俗  道士  赣南  仪式  特色  初探  交流 
描述:特色。本文试从介绍于都道教的渊源、派系及教义入手,进而分析于都丧葬礼仪的仪式过程及道士在其中的作用;并就丧葬礼仪的特点、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功能和消极面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专家和学界同仁不吝指教。
陈坑:一个“狮象把水口”的地方
作者:刘经富 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宝箴  后裔  康熙  过年  村落  地方  家族  上杭县  福建  决定 
描述:姓中一个比较大的村落,老谱的卷首有陈坑的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