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  陈寅恪

陈寅恪

点击数:18

【姓名】 陈寅恪

【个人简介】(公元1890——公元1969年)现代史学家。江西修水人。190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相继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成熟燕京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他学识渊博,宗教、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他不仅精通英、法、德、俄、日、希腊诸国文字,而且意大利文、蒙古文、满文、阿拉伯文、印度的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等他都通晓。他对“国史”很有研究,他的中古史研究闻名中外。陈寅恪先生生平著作达100余种,其中专著9种。他刻苦治学、孜孜不倦,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很少辍耕。有人听了他4年课,没见他有不到课的时候。他治学态度严肃,绝不哗众取宠。关宓、朱自清教授常去听陈先生讲课。国内外学者称陈寅恪如“盖世奇才”、“教授之教授”。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清华南迁,他辗转至长沙,不久,南京沦陷,长沙吃紧,陈到“西南联大”文学院授课。后赴香港,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这期间他生活十分困难,常典卖衣物换取食物,但拒不接受敌人的“关照”。1942年5月离开香港,到桂林、重庆。1945年春,终因生活艰苦,缺乏营养,双目失明。1945年8月,日本投降。陈寅恪非常高兴,赋诗《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降书夕到醒方知,何幸今生见此时。闻讯杜陵欢至泣,还家贺监病弥衰。国难已雪南迁耻,家祭难忘北定时。念往忧来无限威,喜心题句又我悲。”临近解放前夕,各大学经常发表宣言。他常常是仔细地读完全文,然后工整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对于那些伪爱国者拿着别有用心的宣言,请他签名时,他是婉言拒签的。1948年12月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想请陈先生去台大任教,被陈拒绝。解放后,他任中山大学教授。党和人民政府对他非常重视,陶铸任中南局书记期间,对他的治学和生活倍加关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尊重,使这位正直学者十分感动。“十年动乱”初期,周总理曾力阻”红卫兵”批斗陈寅恪,劝他们向“中山大学的陈寅恪先生请教怎样古为今用”,并保证“陈寅恪是爱国者。” 1969年10月7日,这位文史界的巨匠,终于辞世。...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