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  李乔

李乔

点击数:15

【姓名】 李乔

【个人简介】原名李能祺,1934年6月15日生,台湾苗栗县大湖乡人。早年就读于新竹师范学校。曾任中小学教师28年,目前专事写作。 李乔的父亲是抗日志士,大半时间是在暗无天日的牢狱里度过的,作者的一家也因之被驱、被隔开,成了被抛弃的贱民。作者的童年是在饥饿和耻辱频频交迫之中度过的,这对他的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正如李乔自己所说:“我生长在农村,先父参加反日运动,系狱8年,出狱后生下我。”在小说集《山女》序言中,他说得很清楚:“一掴一掌血,(这些故事)全是我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里有我生长小山村的一群愚昧可怜而善良百姓的泪痕笑影,有苦难一生的双亲的声咳容音。那是异族统治下阴影里的生活貌一个小小的取样。” 李乔的创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写实主义手法,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痛苦。如《阿妹伯》、《问世》这两篇自传体的小说,写他少年时代母子相依为命的穷苦生活及母亲逝世后的哀伤,就有较大的典型性;中期作品如《恋爱》,开始尝试运用西方文学技巧,以意识流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行为,作品找不到鲜明的段落和传统的叙述方法,整个画面呈现一片混乱。内容写的也是西方文学中怪诞的恋爱故事。但到了后期,他还是回到了写实主义的道路,两脚踏在丰穰的乡土里,描写台湾农村的现实生活。他这时期的作品《采荔枝》,就真实地描写了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台湾农村大家族的崩溃及其传统道德的消逝。《那一棵鹿子树》描写了台湾由农业社会逐渐变化为工业社会的现代乡村的真实过程,表现了这一过渡时期老一代人的悲、喜剧,引起比较广泛的注意。 李乔于1968年获第三届台湾文学奖,1981年获第四届吴三连文艺奖。长篇三部曲《寒夜》、《荒村》、《孤灯》为其代表作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飘然旷野》(1965年 幼狮书局)、《恋歌》(1968年 水牛出版社)、《晚睛》(1968年 商务印书馆)、《人的极限》(1969年 现代潮出版社)、《山女》(1970年 晚蝉出版社)、《痛苦的符号》(1974年 三信出版社)、《李乔自选集》(1975年黎明文化出版社)、《心酸记》(1981年 东大图书公司);长篇小说《山园恋》(1971年 省新闻处)、《恍惚的世界》(1974年 三信出版社)、《青青校树》(1978年 省新闻处)、《孤灯》(1979年 远景出版社)、《寒夜》(1980年 远景出版社)、《荒村》(1980年 远景出版社)、《情天无眼——白蛇新传》(1983年 前卫出版社);传记《结义西来庵——噍吧哖事件》(1977年 近代中国出版社)等。...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