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墟”搞搞“新意思” 天河区凤凰街昨日以山歌唱
【版次】第A10版(广州社区)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挂接】
【全文】
■家事街事
本报讯 记者陈学敏、通讯员田禾报道:“解放思想要发扬,凤凰山上山歌扬……”昨天上午,每月一度的传统客家歌墟在天河区凤凰街上演,村民延续几百年传统,风雨不改地唱起了客家山歌。
一大早,凤凰街银排岭公园就挤满了打着雨伞的老老少少,他们都是来自附近渔沙坦和柯木塱村的村民。“歌墟”上,大家你一首我一首地唱响山歌、交流心得,登台表演者最大60岁,最小4岁。
据了解,天河区凤凰街是广州三大客家人集中居住地之一,凤凰山脚柯木塱村和渔沙坦村是广州近郊最纯正的客家村落,客家人逾万。凤凰街文化站站长王文革告诉记者,唱山歌是村民最热衷的娱乐方式之一,歌墟每月有5个,除了最大型的28日外,8、10、20、31日都是村民的“拉歌”盛会,歌墟一般从上午8时开始至11时结束。
昨日上午,除了传统山歌之外,歌手们还唱起了“新客家山歌”———《“改革开放唱新曲解放思想谱新篇”客家山歌集》。据了解,小册子中收入的14首歌曲由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的丘昆京等人创作。丘昆京是凤凰街客家山歌协会顾问,他说:“不断赋予传统的客家山歌以新的时代内容,并根据城市的特点更新其表达内容,对于客家山歌这种草根文化在城市里的传承、发展也有好处。”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